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一起来做“土豪” 嘉兴4位白领3年的回村创业路
2014年01月07日 04:33:54

  蔡建惠检查刚刚从地里收来的萝卜。张文术摄

   浙江在线01月07日讯 3年前,29岁的蔡建惠放弃在上海的优厚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庄史村,开始种菜。

  现在,面对着400多亩现代化农业园区,蔡建惠说,自己的“土豪”之路才刚刚走出黑暗。

  从技术男到农夫

  初冬的乡村还残留着几分收获的喜悦,刚刚收割过的稻田里,偶尔可见黄色的秸秆。从嘉兴市区,沿着七沈公路拐进村道。再转几个弯,路渐渐变窄,路边的风景从一片片稻田变成了一片灰白色大棚,直到一座绿色小平房出现在视野里。

  蔡建惠的嘉兴未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个看起来像仓库的小平房里。小平房是农村最常见的那种,里里外外到处都是半湿润的褐色泥土,墙角、屋顶挂着不少蜘蛛网。

  “有点脏,呵呵。”蔡建惠有些不好意思。这几天,区里来“未谷”验收未谷小番茄、松花菜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让他好一阵忙。和3年前相比,他黑了不少,裤腿、鞋子上都沾了泥土,俨然从技术男变成了一位农夫。

  蔡建惠出生在凤桥镇。大学从兰州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工作。2010年春节,蔡建惠回家过年,和从小玩到大的戚国良等3个好兄弟一起聊天时发现,在外面工作了6年后,大家都有一些想法。

  “在日本,第一批出国旅游的人是农民,在美国,农民社会地位很高”,蔡建惠说,作为农家子弟,对于土地的热情一直深埋在他心中。

  因为工作关系,戚国良和日本人打交道很多,对日本的人多地少的精品高效农业模式一直很向往。而蔡建惠则一直很希望能吃到安全的食物。于是,大家决定回村创业,并一致决定种菜。

  要回乡发展农业,先得有地。

  戚国良清楚地记得,2010年2月20日,也就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他找到了凤桥镇政府,表达了想法。当时,镇里恰好在筹备一个现代化农业综合园,已经流转了一些土地,正在招募现代农业相关项目。机会难得。当天下午,戚国良就来看了庄史村这片地。

  “我们坚信现代农业在未来大有作为。”戚国良信心很坚定。

  他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为了筹集资金,4个人将这些年来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蔡建惠和戚国良还把自家的房子都抵押给了银行,凑了300万元。

  “当时家里人反对意见也不少,我们把房产证‘偷’了出来办抵押,先斩后奏,然后才开始做老婆的工作”,戚国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同时,蔡建惠辞掉了上海的工作,住回了村里。戚国良也将主要精力放回了村里。

  2010年5月,嘉兴未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成为入驻凤桥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的第一家企业。蔡建惠等人在355亩土地上搭起了大棚、仓库等现代农业设施。

  传统与现代相碰撞

  最开始,蔡建惠和戚国良以为,农业也应该像工业一样,有一套规范和标准。但当真正种下了第一株苗,沾了一身泥土,累得腰酸背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后,他们发现,农业本质上还是一门精细手工活,例如,播种早几天、晚几天,种出来的果实会完全不同。

  “经过前期尝试,我觉得,当下中国农业最重要的是质量安全和产量,技术最关键,管理很重要”,蔡建惠说。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从育种、栽培到施肥,再到公司的内部管理,每个环节都要把控好。

  于是,在大公司工作多年的蔡建惠和戚国良在小平房里装上了指纹考勤机和刷卡考勤机,希望来干活的村民们能在每天上工、下工的时候打卡,方便管理;又比如,“未谷”还建起了一座白色的现代化仓库,购买了贴码机,并希望采用现代化仓库管理系统,让所有农资的进、出、费用和成本、销售都对应得上。

  但要改变传统农民几十年来的生产习惯,并不容易。戚国良说,和年纪普遍在50岁以上的农民们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前一阵,区里发下了免费的腐熟剂,帮助大家秸秆还田,蔡建惠也一直推广有机肥的概念,但已经习惯了一烧了之的农民们,无法理解这种看起来“瞎折腾”的行为。

  现有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无法满足大家心目中现代农业的需求,“未谷”把目光投向了城市。2012年初,“未谷”托浙江大学的老师介绍,专门从杭州请来了一位技术指导员,准备进行一项甜瓜育种项目,蔡建惠专门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招募了5位即将毕业的“90后”实习生来帮忙。

  但4个月后,实习生都走了。“基本上都觉得我们这里太偏僻,有的家里父母觉得好不容易从农村出来上学了,应该在城里安家立业。还有人觉得农业很寂寞很无聊。”蔡建惠总结他们离开的原因。

  经过三年的努力,整个园区基本成型,水稻、蔬菜和水果面积各占三分之一,一年365天都有收成。

  如今的园区利用雨水蓄积系统、微灌系统为蔬菜的生长提供水分,利用沼气处理系统为冬季大棚提供热源,利用残枝废叶和植物秸秆为鸡鸭提供辅食……“未谷”的产品,已经进入了嘉兴一些超市和单位食堂里。

  这几年的风风雨雨,也让两人经常焦头烂额。“国内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太差,遇到天灾,我们欲哭无泪,但也只能第二天赶紧干活,减少损失。一开始就抵押掉房子,辞掉工作,已经完全没有退路了,再苦也只能撑下去,现在起码已经看到曙光了”,蔡建惠说。

  说起这三年的经历,蔡建惠和戚国良都觉得独一无二,看着一年四季,“未谷”的地里,总有收获,那种自豪感也是无可比拟的。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李茸 成 张文术 编辑: 施菲菲
的哥留守想多赚 不料上迈巴赫

的哥留守想多赚 不料上迈巴赫

每日关注
  • 情人节"超级临时工" 送花赚四五百懂包花能日进三千
  • 浙江传媒学院今天校考 大堆帅哥美女开房待考
  • 10元2箭射中带走 永嘉楠溪江景区活鸡射箭被叫停
  • 桐庐闲置农居房能租赁流转 城里人在农村也可以有房
  • 从300元降为80元 杭州一公园地下车库超低价包月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