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进入“蛟龙”号。
浙江在线01月09日讯 在寻常人眼中,与海为伍,这大概是世上最浪漫的工作了。可就有这样一群科学家,他们一次次迎着朝阳远航,常年默默无闻地在科考船上进行科研工作,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日前,首位随“蛟龙”号下潜的大洋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生获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他的讲述带我们仔细去聆听大海的故事。
“上浮时,太难受了,胃里翻江倒海。”回忆起3个多月前,随“蛟龙”号执行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二航段作业,王春生依然记忆犹新。作为航段首席科学家,他三次随“蛟龙”下潜,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大洋深潜,每次上浮至海面时,一旦遇到风浪,对舱内科学家的体质是巨大的考验。
此次远航,一离岸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他和他的团队下潜最大深度到达5268米,取得海星、玄武岩、多金属结核等丰富样品和资料,通过对深海的采集以及分析,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海洋规章制订上的话语权。
“我从小就喜欢到海边戏耍,当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海边抓‘跳跳鱼’。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厦门大学海洋系,立志与海洋科研相伴一生。”出生于1964年的王春生,没想到就此与海洋结缘一生。多年来,他先后参加了10次环球科考,基本上每年都要上“大洋一号”,在船上一待,少则一个月,多则小半年。
2005年,王春生首次出任我国第一次大洋环球科考前半程首席科学家。“大洋一号”刚驶入西太平洋,浅钻就“罢工”了,好不容易查出故障原因,两台浅钻因属不同单位研制,性能“相斥”。王春生整整三天三夜连轴转,通过相隔万里的连线诊断,终于修补好控制系统软件程序。“海上工作有其特殊性,经常会遇到气象多变和调查设备故障,我身为首席科学家,有责任顺利完成科考任务。”
事实上,对于海洋科考而言,最大的问题或许并不在科研,而在生活上。海上的日子,最缺的就是新鲜蔬菜。在许多次航行中,科学家上岸第一件事就是购买蔬菜,然而,在很多岛屿上,当地并没有种植业,水果等靠自然生长,粮食、蔬菜及生活日用品均靠进口。“有时候,到航段后期,基本上每个人都开始嘴角溃烂,牙龈出血。”王春生说,这使得航程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整个船队意志的检验。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在我国做深海科研的科学家队伍不到300人。
而在去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段中,年轻人开始多起来了,甚至出现了80后的身影。王春生说,近年来国家对于海洋科考相当重视,吸引了不少海归人才,他大胆地带领这群年轻科学家登上“蛟龙”去深海做科研。“现在的年轻人接受能力很强。最重要的是,像‘蛟龙’号,很多装备都是国内自己研发,科考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让年轻人有更多锻炼的机会。”
今年,又将有两个航次的科考正在等待王春生。最近,他和他的团队正在为“蛟龙”设计新的“秘密武器”——诱捕器,新家伙除了诱捕海底生物外,还会装上照相机,只要有生物过来,就会自动拍照;结束后,发送一个指令,诱捕器就会自动浮上来。
加油,王春生!带领我们欣赏更美妙的深海世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