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0日讯 中学生谈恋爱靠“堵”好不好?古代文学中的爱情观是怎么样的?
位于浙江省图书馆的初阳书院将于1月18日-19日和2月13日-14日,开设一系列公开课,例如在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中学英语,而探讨爱情观的《文学中的爱情》也是其中之一,欢迎有兴趣的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体验感受下。
初阳书院对于中国教育而言,完全是一个“异类”。这个“异类”悄然生存2年半,情况到底如何?
杭州初阳书院位于西湖北岸,宝石山阴,初阳台下。主办单位为浙江图书馆教育中心,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秉承传统书院自由讲学精神,践行现代大学通识教育。
这所学校是这样上课的:学生们上课随时发问、不用背书包上学,以问倒老师为荣,他们学习四书五经、边看美剧边学英语、探讨国家大事,这里的学生接受的是研究生上课方式,绕过高考直接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
初阳书院发起者、浙江图书馆教育中心主任吴志坚博士说,“以兴趣引导、启发教学、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道德、学会自律和自己管理自己是书院的教学宗旨。”
在书院的架构设计中,以研读国学经典为课程中心,学生在完成基础文史和语言教育后,即按照双向选择和统一协调的原则进入导师制阶段,学员可直接绕过中高考,用三到五年时间通过自考获得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同等学力本科或专科文凭,并由书院指导、推荐参加国内考研,甚至申请国外读研。
这所只有区区20多名学生的初阳书院,老师队伍中却有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陶然教授、开设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吴迪教授等。
从课程设置看,学院偏重文科,其核心课程包括三类。一类是传统国学课程,以原典为中心,比如,学的是《论语》、《孟子》这些许多大学硕士研究生都未完整读过的原典,培养学员研读能力,文史常识教育贯穿其中。
一类是英语及西方文化课,提高英语能力,培养西学人文素养和宽阔的国际视野,比如,学英语的教材甚至用了《圣经》。
还有一类是常识与实践课程,培养广泛的兴趣和各领域常识。比如,这次要推出公开课的《世界人文地理》,就是初阳书院的经典课程,此次公开课将从美联社去年评出的26张年度照片开始,每张照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在谷歌地图上指出照片拍摄地。“这堂课不仅涉及的是地理,还涉及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学科,启发孩子思考,关心国际大事。”
初阳学院开办了2年半,至今共收了3批学生,20名;最早一批有4名,是2011年入学,当时都刚好初三毕业。第一批的4名学生中只有一名中途退学,余下3名学生都已通过成人教育专科毕业考。
目前,首批3名学生正参加浙江大学中文专业本科自考,到今年4月,他们有望考完剩下的3、4门科目。“这样,到2014年夏天,也就是他们的同龄人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时,他们将完成自考本科,可以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了。”
但是,对于吴志坚而言,更大的成果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探究的快乐、天性的自然迸发等,让学习真正成为孩子快乐的学习。
吴志坚坦言,办学2年多来,最大的困扰是来自于家长的压力,来自于急功近利,来自于对文凭的过分看重:不断提高的期望值,一些家长希望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越来越多的自考科目,而背离了办学的初衷。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