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杭州1月8日讯 (记者 施宇翔 张冰 摄影 倪雁强)在杭州主城区,活跃着11000多名“城市美容师”。车站、广场、街头、巷尾,每时每刻,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共同负责杭城四千一百万平方米道路的保洁工作,暴雨、大雪、台风、雾霾,一年365天风雨无阻,为杭城守护一方“净土”。在劳累和繁忙中,他们还要忍受着某些或许可以不用忍受的事情:
刚扫干净的路面上,转眼间多了还没掐灭的烟头;准备拾起慢车道上的废纸,一辆电动车突然从旁边疾驰而过;忙碌了一上午想休息一会儿,还要四处找地方把从家里带来的饭菜加热……
在这个冬日里,我们关注“城市美容师”,关注环卫工人的生存环境,关注环卫工人“额外”的辛酸,关注环卫工人发自内心的呼声。
推荐阅读:《记者暗访杭城市民不文明行为乱扔烟头最常见》
随手丢垃圾行为太普遍 环卫工人常遭遇冷眼冷语
垃圾桶明明就在不远处,有些人还是把手中的杂物随手向路边一扔;抽完烟,有些人“潇洒”地将烟头往地上一弹,便不管不顾地消失在人群中……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每个城市的街头巷尾,每每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总有环卫工人来料理“后事”,换来的也是他们无奈的摇头。
近日,浙江在线记者带上微型摄像机,穿梭于杭城的大街小巷,拍下很多随手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现场。
记者发现,大部分人素质较高,会把垃圾放进垃圾桶,但仍然有人乱扔垃圾。在这些垃圾中,以烟头、塑料袋、纸巾最为常见。而当他们乱扔时,垃圾桶就在身边不远处。
每次行人乱扔垃圾后,总有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为了清扫快车道上的一张纸片,环卫工人常常与急驶而来的车辆擦肩而过。在不少十字路口都可以看到,塑料袋、餐巾纸等垃圾从行驶车辆的车窗内扔到了快车道上,当红灯亮起时,环卫工人趁着这短暂的空隙到快车道清扫垃圾,但还没等她们清扫完,绿灯已亮起,她们顿时身陷滚滚车流中。
“一天之内不知道有多少人随手在马路上乱扔垃圾。除了劝阻,我们只能在跟着收拾。”杭州建北环卫所的环卫工人葛大姐说,最寒心的是,每当她去劝阻时,有些市民还会说“这(扫垃圾)本来就是你应该做的事。”
另一名环卫工人说,劝阻行人乱扔垃圾经常会遭遇冷眼相待,昨天,他看到一个男人把垃圾随意倾倒,他上前劝阻,却遭到男子高声辱骂。
环卫工人几乎都有类似的遭遇。负责日常保洁的环卫工人,每人都要负责四百平米左右的保洁面积,在某一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上,他们每天无数次来回巡查,有时候垃圾出现的速度比他们打扫的速度还快,总会有人不自觉地忽视了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

天气越恶劣他们越忙碌 环卫工人饱受疾病困扰
天气越恶劣,杭州的清洁就越离不开环卫工人。无论是台风雾霾,还是雨雪冰冻,一年365天,环卫工人风雨无阻。
杭州的清洁,是用他们的身体健康换来的。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副主任郑胜全告诉记者,环卫工人平均两年进行一次体检,因为常年弯腰工作,颈椎病、腰肌劳损成了的环卫工人的“职业病”。而由于饮食不规律造成的肠胃问题,也是环卫工人都有的疾病。
无论空气质量如何,环卫工人也是在露天工作。有人戏称他们是“城市吸尘器”,却不知其中的辛酸滋味。“我们为环卫工人发了口罩,提倡他们戴起来,但连续戴七八个小时,谁都受不了。”郑胜全说。
环卫工人彭大姐说,常年露天工作,他们已经习惯了恶劣的空气,感觉“戴不戴口罩都一样”,但这段时间杭州的空气质量实在太差,每天戴着口罩,但喉咙依然很痛。
如果说环卫工人遭遇“职业病”在所难免,那么发生交通意外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十字路口和沿街店铺门口的垃圾最多了。”中北环卫所的陈大姐说,十字路口每次出现红绿灯,总会有人从车上扔出垃圾。饭盒、垃圾袋、餐巾纸……形形色色的垃圾飘出窗外,环卫工人只得在车流中冒着危险打扫,一不注意就可能被刮伤撞倒,甚至有性命危险。
尽管环卫部门已经提醒环卫工人,尽量不要到快车道人工清理垃圾,每年都会有环卫工人在工作中受伤。2013年,杭州主城区共发生与环卫工人有关的道路事故12起,三分之二是发生在环卫工人工作过程中。
杭州城管委环卫管理处副处长黄萍说,近年来,电动车撞到环卫工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也经常对环卫工人开展安全教育,但意外事故总是防不胜防。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