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7日讯 从治水到雾霾,从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到推进教育均衡……在昨天上午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长李强在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要健全为民办实事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选择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大财政投入,明确任务表、时间表、责任表,努力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十件民生实事”连续第三年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省委省政府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惠民生的强烈信号。(钱江晚报 记者 徐健)
2014年民生十大实事目标
1.治理污水
基本消灭垃圾河,有效治理黑河、臭河1000公里;69个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建制镇年内全部开工建设;75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类标准。
2.治理雾霾
20%的燃煤电厂启动设备改造;淘汰10万辆黄标车,有效削减PM2.5排放。
3.城乡环境整治
继续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受益农户达到110万户。加大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力度,设区市市区公交分担率平均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
4.农产品安全
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所有县(市、区)建成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对公众免费开放;200家城镇农贸市场改造成为“放心市场”;三分之一城镇超市设立“放心柜”。
5.提高收入
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四档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8%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比增长8%以上;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5万套,竣工11.5万套。
6.教育均衡发展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中小学校比例达到6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7.医疗保险和救助
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年内实现制度全覆盖。完善困难群众大病救助机制,各县(市、区)按户籍人口不低于人均13元标准筹集医疗救助资金。
8.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农村文化礼堂1000个;农村应急广播体系覆盖30%的村庄,两年实现全覆盖。
9.完善养老
新建400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新增机构养老床位2万张。
10.削减“三公”费用
在2014年,省市县各级政府“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削减30%,全部用于治水。
【延伸阅读】2013年浙江十大民生实事成果
1.治堵
截至去年8月底,全省新增专用停车位137226个;改善拥堵点开工111处,完成57处;减少影响交通功能的路面停车位11678个;新增公交车辆1178辆;新增公共自行车35092辆。
2.就业和增收
新增城镇就业104.3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标准分别提高到526元和406元。预计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增长9.6%;农村居民纯收入16106元,增长10.7%。
3.扩大社保覆盖面
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0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1万,截至11月,大病保险全省累计保费收入达1.84亿元,全省参保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
4.住房
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9.4万套、竣工11.1万套。
5.医疗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财政最低标准提高到290元。已有15家省级医院与24个县(市、区)27家医院开展托管合作办医,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6.养老
截至去年12月,全省有14.5万老人享受各类养老服务补贴,60%的县(市、区)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这一年,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2.8万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230元,达到约2300元。
7.食品安全
这一年,“千万学生放心饮食工程”正在监督改造学校的小商店、食堂和饮水管网;全省300家农贸市场努力实现“地不湿、菜安全、价公道、计量准”;全省300家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示范单位呼之欲出。
8.教育
2013年,浙江多措并举提出新建或改扩建10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让全省85%以上的适龄儿童在等级幼儿园入园,同时免除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学费,力促城乡教育达到优质均衡。
9.农村历史文化保护和建设
浙江省去年拨了八个多亿,省农办根据明确的目标任务,确定了每年启动43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217个一般村的建设时序表。
10.改善城乡环境
累计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建筑面积1.9亿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1.5亿平方米。(都市快报 记者 黄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