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浙江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产业援疆
  • 项目援疆
  • 智力援疆
  • 文化援疆
  • 信息公开
  • 援疆公告
  • 浙企在新疆
  • 援疆风采
  • 援疆手记
  • 简报
  • 电子报
人民日报 浙江日报 新疆日报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 智力动态
  • 项目动态
  • 产业动态
  • 文化动态
  • 援疆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正文

徐纪平指挥长接受浙江在线专访,畅谈援疆工作

2014年01月17日 20:27:43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徐纪平、援疆医生谢小军、援疆双语教师颜祥做客浙江在线《大爱援疆——塔河情》专访节目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阿克苏地委副书记徐纪平畅谈我省援疆工作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谢小军讲述援疆经历

杭州市桐庐县洋洲小学副校长颜祥谈我省智力援疆双语教育

  浙江在线杭州1月17日讯(记者俞雯祺倪雁强) 3年前,一批浙江援疆干部来到阿克苏,怀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与阿克苏干部群众一道,建起了宽阔的马路、舒适的楼房,培养了一批出色的人才,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至此,浙江与这片广袤的土地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今天下午,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阿克苏地委副书记徐纪平做客浙江在线演播厅,与援疆教师、医生一同畅谈浙江人民的塔河情怀。

  》》详情点击 http://iptv.zjol.com.cn/05iptv/system/2014/01/15/019812948.shtml

  浙江援疆干部人数全国最多

  2010年,中央启动的“全面援疆”。至此,全国19个省市拉开了对口支援新疆的序幕。

  “事实上,浙江的援疆从97年就开始了,但那个时候援疆以干部援疆为主,没有具体的资金要求,也没有具体的项目和任务。”徐纪平认为,相比之前,如今的援疆则是更为具体、全面,也站在了更高的一个角度。

  新疆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它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占我国陆上资源的30%至40%,而且也还有很多未探明的矿产,对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源战略意义重大。

  对于浙江来说,对口支援阿克苏建设,有利于抓住新疆发展的机遇加快自身的发展。

  因此,浙江不仅成立了省级援疆指挥部,还在10个地市(除舟山外)成立了分指挥部,分别对口支援一个县和兵团一师,比如杭州对口支援的是阿克苏市,宁波对口支援库车县,温州对口支援拜城。

  在工作体制上,按照“统一领导、统分结合,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原则,省援疆指挥部负责领导指导各市援疆指挥部工作,同时履行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工作的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监督检查、制度规范等职能。

  “三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机制是符合援疆工作实际的,也是顺畅的。”

  更值得自豪的是,浙江省的援疆干部数量在全国参与援疆的19个省市是最多的。

  不仅如此,在援疆工作的顺利开展下,越来越多的浙商也将目光瞄准了这片热土,带着技术和资金进入阿克苏。如今,在阿克苏工作、生活的浙江人超过3万。

  三年实施207个民生援疆项目

  在中央作出全面援疆的重大决策之后,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就在全国第一批率队到阿克苏进行调研,并率先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产业援疆为亮点,以智力支持为支撑点,从而促进阿克苏地区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

  徐纪平介绍,浙江的援疆资金排在了全国第三,但做的项目却是全国最多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将70%以上的资金用在了民生建设方面,三年来共实施民生援疆项目207个,累计完成投资122亿。

  以“安居富民、定居兴牡”工程为例,对当地的住房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造,增加了面积,还提高了抗震等级。如果你去到阿克苏,衢州新村、湖州新村、金华新村……这些特别的名字都展示着浙江援建的成果。

  此外,饮水工程、农业设施工程也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去了重大变化。阿克苏浙江双语培训中心等15个援疆项目获得了2013年度“天山奖”。

  614名干部带出3万徒弟

  事实上,浙江对口援疆工作在重视民生投入和产业合作的同时,尤其注重智力支援,以期实现援建可持续发展。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谢小军,在过去的一年多半时间,还有着另一个身份——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副院长,主要工作是负责智力援疆工作。

  包括谢小军在内的136名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先后前往阿克苏,开展门急诊12万人次,推广应用医学新技术项目500余项,通过“技术支援”、“传帮带”,为当地培育了一支撤不走的“医疗队伍”。

  然而,这只是浙江省智力援疆的一部分,还有为数众多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在阿克苏支援当地经济建设。

  徐纪平说,我们的干部去援疆,不仅仅是去教书、治病,而是通过师傅带徒弟,帮助当地打造一支走不掉的队伍,这个效果比简单的顶岗工作要大得多。因此,我们派出的是614名援疆人才,最终却是培育各类人才近3万人,这些人才将会成为新疆未来发展的“内动力”。

  三结合继续推进新一轮援疆

  三来的援疆,浙江可以说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仅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还通过浙商“引进来”和农产品“走出去”两条腿走路,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阿克苏已引进了100多个浙江产业援疆项目,共计700亿,涵盖能源、煤化工、纺织等产业。而阿克苏苹果、红枣、核桃在浙江的名气也是响当当的,成为了浙江老百姓最爱的农产品之一。

  “新疆的各项政策,无论是中央还是自治区,政策力度是很大的。其实践不是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机制上、在理念上。”徐纪平透露,今后一段时期,浙江的援疆将更加注重赢得当地老百姓的民心和口碑,努力实现建成一个项目、见效一个项目;进来一批人才,带出一批人才;引进一家企业,带动一批就业。

  此外,在援疆方式方法上,将坚持“三合”方针,也就是要做好融合、结合、整合三篇文章:融合就是要在受援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推进,更加注重受援双方的密切融合、联动实施,做到感情、组织和工作上全方位融合;结合是把浙江的优势与阿克苏的实际结合起来,既不偏离中央精神,又不脱离当地实际,也不超越浙江财力,找到结合部;整合是把已有的各条线的项目、资金、政策和工程整合起来,做共建共享的事情。

  点赞:一人援疆、全家援疆

  2013年平安夜的前一天,我省第八批37名援疆干部抵达阿克苏,开展为期三年的对口援疆工作。在第八批援疆干部工作会议上,第一项议程不是领导致辞,而是介绍家人。

  一句“爸爸去哪儿”,火遍大江南北。事实上,真真切切的爸爸去哪儿,却发生在浙江与新疆之间。

  杭州市桐庐县洋洲小学副校长,目前在阿克苏教育学院担任双语教师的颜祥告诉记者,援疆不仅仅需要克服气候干燥、条件艰苦等困难,更重要的是克服对家人的思念。“我离开的这一年里,家里的一切都落在了妻子身上,包括照顾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我没有更好的言语表达我内心的歉意,所有的爱、所有的情汇成一句:我挚爱的亲人,你们辛苦了!”

  本周,经过近1300个日日夜夜,我省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满载着新疆人民的肯定和深情返回浙江。

  徐纪平说,现在的阿克苏城市非常繁华,人民群众也安居乐业,这一切的变化也就是这三年多发生的。对于这些援疆干部来说,承担的是国家使命,也是国家的大事。

  “这些干部人才舍小家、为大家,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和‘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能团结、特别能自律、特别能奉献’的浙江援疆精神,在援疆工作上创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浙江人民赢得了信任、赢得了口碑、赢得了荣誉。”

 

来源: 浙江援疆网 作者: 编辑: 沈继平

相关阅读

>>更多其他领导

援疆风采

  •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