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7日讯 一家藏匿于工业园里的制革作坊,每天将数吨高浓度废水直接排入瓯江一支流,造成河水发绿发臭。
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发现,这些未经处理的皮革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超标800多倍。
昨天,记者从温州鹿城公安治安一大队了解到,该加工厂业主——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下岸村支书、区人大代表康某某因涉嫌污染环境罪,1月22日被鹿城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线索:
刚刚干净的瓯江
怎么又被染色了
温州鹿城区藤桥镇下岸村,有不少加工制革的小作坊。
曾有村民投诉,当地一百多个无证水转鼓(制革加工的一种机器),在皮坯鞣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或是直接排放在路面上,或是经由地下暗管直排瓯江,有些污染严重河段的河水发绿发臭。
去年6月中旬,鹿城区政府对该地进行重点整治,瓯江水慢慢开始变得清澈起来,但还是有不少人偷偷加工。
前段时间,在鹿城轻工特色园区的一个工厂内,流出了一条绿色水,直排瓯江。
刚刚干净的瓯江水,怎么又变色了呢?村民又开始投诉。
去年7月初,鹿城区环保局打击非法制革专案组联合藤桥镇政府和鹿城公安分局,在园区一企业的隐秘车间内,查到了这个非法加工点。
当场查获四只正在从事复鞣工序的湿转鼓,经检测,其排出的废水中重金属总铬达到1320毫克每升,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800多倍。
一查,这家企业是鹿城区藤桥镇下岸村支书、区人大代表康某某的儿子办的,主要生产五金门锁。
再一查,原来康某某的儿子租了厂房后,康某某就在厂房的空地上搭起了临时建筑,并将转鼓等机器搬进棚子,开始加工。
该制革加工点没有任何排污设备,没有经过处理的大量含有重金属皮革废水,就这样直接排放到瓯江。
破案:
区人大代表
曾找人顶包
在办案过程中,康某某还找来了一位师傅“顶包”,这一度拖了案件的办结进度。
但经过反复调查取证,在现场录像和监测报告等一系列铁证面前,康某某最终承认了违法事实。
那么,作为村支书和区人大代表,为什么铤而走险呢?
“主要是利润大,违法成本低,所以他们就不怕。”鹿城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从未停过对非法水转鼓的打击。
该负责人说,2008年,随着《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制革基地限期停止运行的通告》的出台,鹿城区西部的洞桥、前京、十里、岩门和下岸五大制革基地数千只转鼓偃旗息鼓。
但由于制革加工有丰厚的利润,受利益驱使,藤桥镇下岸村的一些非法制革加工户铤而走险,顶风从事非法生产。
“光去年1~7月,对藤桥下岸非法制革加工的废水污染环境投诉和举报就有近100起。”该负责人介绍说。
延伸:
作坊违法成本低,铤而走险
环保部门取证难,不够给力
区人大代表开制革作坊,偷排污水,这在当地只是一个缩影。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针对“水转鼓”泛滥成灾的问题当地环保部门也治理过很多次了,但却始终无法解决问题。环保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开始修复转鼓,这速度简直惊人,第二天依然如故,回回都是这样,绝对是打不死的“小强”。
为什么鹿城区的非法水转鼓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呢?
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制革行业是温州的传统行业,这使得非法的企业得到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其利润也得到了更大的膨胀。另外,是因为在行政案件上的取证对象难以确认。我们发现污染点,但追究到个人并对其进行处罚是我们的短板,因为行政部门在违法企业人员的控制上是没有职权的,我们只能对违法设备进行拆除,在人员控制这方面我们就需要其他部门的介入了。”
目前,为解决该问题,鹿城环保部门已专门成立打击非法制革专案组,实行24小时办案制,也欢迎市民监督举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