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汉全在工作时的照片。
浙江在线01月27日讯 和面、发面,切成团、均匀拌入馅料,最后包好入锅蒸,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不带停歇。 1月17日,记者第一次见到游汉全时,他正有条不紊地做着返乡前的最后一笼包子。“包子下面沾点水才不会粘底,放的时候中间要留空隙,因为包子熟了会大许多。”一聊起做包子,这位做了31年包子的老师傅就打开了话匣子。
一天工作16小时做包子很辛苦
今年46岁的湖北人游汉全来温州21年了。
当年,初来乍到的游汉全跟着老乡拉过板车,在工地干过苦力,最后还是在一家包点铺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可别小看这小小的包子,游汉全正是靠它,于1996年在老家盖起了4间3层楼。
每天半夜2点开工,一天工作16个小时,至少做1000个包子,忙不过来时还要靠做家政服务的老婆过来搭把手。三年下来,他积攒下3万元。这种超负荷的工作让游汉全感到身心俱疲,但返乡后他对家人却只字未提。“3万元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老家的亲戚朋友都对我羡慕得不行,那时候就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游汉全说,自己努力工作除了要让老家的亲人过上好日子,也要为三个儿女的将来早作打算。讲到这儿,游汉全做包子的动作不禁放缓,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幸福的笑容。
原来,当年来温不久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对龙凤胎。“在我们老家,儿子大了讨媳妇没房可不成”,于是,2006年和2013年游汉全又相继在湖北武穴市区为两个儿子提前买好了婚房。出发前几天,游汉全还在和老婆商量说,大儿子今年已经25岁了,春节回家除了给他找对象,还要讨论下房子装修的事。
一家人开车14小时回家很幸福
“当年无论回家的路有多难走,一家人也都熬过来了。”游汉全回忆说,1998年以后温州才开通直达武汉的火车。之前,他回趟老家得在路上折腾个三天两夜,还要中转好几次。如果中间有一个环节被延误,就不能保证按时赶回去过年。
“现在条件好了,买了私家车,14个小时左右就能开回老家。”一想到再也不用经历通宵排队买票、挤火车,游汉全就显得特别轻松。他笑着说,大儿子前年考到驾照,今年要让他开车载一家人回武穴。
1月21日清晨6点左右,大儿子早早就发动汽车,游汉全的老婆和小女儿略显吃力地拎着大包小包往车后备厢里塞,“鸭舌、鱼饼我们那儿很少见,难得回家就多带点回去”。除了特产,细心的游汉全还给家中老人选了几双皮鞋。在他眼里,温州皮鞋品牌多,价格也比老家便宜。
漫漫归途,阳光追随着车子沿着国道一路向西行进。游汉全夫妇终于享受到难得的闲暇,在车里打起了盹。大儿子游小丰表示,虽然自己第一次开车载全家回老家,但一点儿也不紧张,心里更多的是责任感。二儿子配合着哥哥,默默记下路标的同时还不忘打趣道:“方向盘都被你握湿了,还不紧张。”小女儿游小青一边忙着用手机记录下沿途风景,一边用QQ跟记者保持联络。开朗的小青跟记者说:“还好今年回家早,往年在高速路上得堵五六个小时,有时候睡一觉醒来车也没动一下。”
晚上8点30分许,游汉全一家平安抵达了武穴。小青发来信息:“有时候觉得,这十几个小时才真正只属于我们一家人。”
做惯包子回家学做西点很用心
1月22日是游汉全老丈人85岁大寿。一大早,游汉全带着大儿子小丰去集市采购年货,顺便买了条大鱼打算回家露一手。另一头,游汉全的老婆和小姨子也在家里杀猪宰牛准备一家人的第一顿团圆饭。面对淘气的小表弟时不时来厨房“偷袭”美食,游小青无奈地说,只有父亲在家才镇得住他。
中午,游汉全一家终于吃上了一年里最开心的一顿饭。席间,一家人除了恭祝老人大寿外,还轮番向游汉全敬酒,感谢他为家里所做的贡献。
下午4点许,记者再次电话联系游汉全时,他正跟朋友四处打听学做西点的地方,“我初十就要动身回温州,再不抓紧就来不及了”。为什么游汉全要急着返岗?在电话里记者得知,原来游汉全除了在温州上江路一家包子铺做着月薪5000元的固定工作外,还在某机关单位食堂打着一份临工。返家前夕,食堂负责人希望他回来后除了继续做包子外,也能做些西点丰富员工餐桌。
游汉全感慨,自己做了31年包子,突然让他换个花样,还真有些不习惯。但当记者问他是否打算告老还乡时,游汉全又显得很留恋:“等儿女再大一些吧,我还想在温州接着做个几年包子。”对他而言,当初做了上千万个包子,只为风光回趟老家,如今温州有了令他放不下的事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