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9日讯 银行、超市、饭店,出了小区门口就有;水、电、管道天然气一应俱全……
虽然是农村,但布局与城市社区一样精心,居住区、商业区、休闲区错落有致;虽然是农民,但生活便利不亚于城市居民。
宁波江北洪塘街道姚江社区是江北区第一个纯农民安置新型社区,共涉及15个行政村,经过8年的时间,这里的农民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农村小区化
村民享受城市生活
张爱琴阿姨今年72岁,她原来是洪塘街道大郎家村的村民,2005年拆迁安置后搬入姚江社区。住上新居后,张阿姨逐渐享受到与城市社区一样的公共服务。
每天早上,走出家门只需步行十分钟,就能到便利的超市买菜购物,“离家里很近,环境好,又方便又干净。”而以前住村里时,买菜要走好几里路去集市上买,去一趟集市,得买足好几天的菜,不像现在随时可以去超市买。
像张阿姨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姚江社区有很多,生活条件好了,老人们最关心的是身体健康,在姚江社区附近就有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们就近就能看病。
此外,社区服务中心也很多,不出小区就可以办理社保、户籍等手续。另外,社区安全有专业巡逻队保障,厕所、管网坏了有社区维修队上门修理,草地树苗绿化有绿化队维护……
过去这些看似只有在城市社区里才能见到的生活配套服务,正成为姚江农民居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村落到新村社区,越来越多的江北村民已经悄然融入城市生活。
跳广场舞学电脑
文体活动一样不落
居住条件好了、生活便利了,这些“硬件”提升,并不等于真正的城市化,现在宁波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人的市民化。
这就得让村民思想素质、文化素养提高起来。
在姚江社区,每天晚上都会上演四五百人规模的广场舞。“早上做健身操,晚上跳佳木斯,很开心。”
目前,姚江社区先后组建合唱团、越剧团、太极拳队、马灯队、腰鼓队、老年健身操队等各类文体队伍11支队伍共300多人,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基本达到了每月活动一次以上,都是社区居民自编自导参与的,参加人数逾2000人次。
除此之外,社区还利用互联网,每年为居民举办老年电脑学习课程,社区还联合高校成立“农村社区居民心理咨询与教育服务中心”,为农村社区居民融入和适应城市化生活,提供心理和教育服务上的支撑。
如今,住进社区后,不少农民还实现了再就业。
城乡一体化
建设江北新城区
姚江社区是江北区推行城乡一体化的一个缩影,2013年,江北区不断推进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农村改革等工作,推进新一轮城乡一体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城乡一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去年,江北区坚持把生态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环境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精品线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使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
还通过调布局、强科技、优设施、打品牌,使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同时,江北区大力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民生差距。逐年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新农合筹资水平和低保标准,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月140元提高到每月170元,全区享受人员约2.13万。
在开展股份制深化改革试点上,江北区努力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截止2013年11月底,“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历年累计发放2.31亿元、惠及2379户农户;“房票”质押贷款历年累计发放突破亿元,达1.05亿元、惠及255户,有效盘活了农村资产,促进农民增收。
另外,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化的社会管理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完善。本报记者王丹静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