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街道帼立艺术团62岁的“元老级”团员许大姐记者胡聪摄
今年正月初七、初八,杭州市区禁放开门炮。
2月7日上午,中信银行天水支行别出心裁,请来一支腰鼓队表演。银行门口有一条横幅,上面用毛笔工工整整写了四句话:“雾霾治理人有责,烟花令止腰鼓擂。战鼓震天开门红,找我找我免费哦。”落款是“天水街道帼立艺术团党支部”。
不少路人驻足围观,大家都说,这种方式既喜庆又环保,值得推广。
那群大姐毛厉害嘞
是我们街道的明星团队
2月8日上午,我来到天水街道办事处。一听我提起“帼立艺术团”,工作人员都笑了:“知道知道,那群大姐毛厉害嘞,是我们街道的明星团队!”
天水街道文化和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的赵副主任说,帼立艺术团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属于街道下辖的社团组织,在圈子里蛮有名气。“艺术团里每个人都有特长、有才华,大家志同道合,就慢慢聚起来了。”
赵副主任翻开文件夹,指着一长串记录给我看:“她们参加的活动和比赛很多,大大小小的奖都拿过二十来个了。”
帼立艺术团现有成员120余人,分腰鼓队、舞蹈队和健身队,2008年还被评选为下城区五星级民间文化团队。“帼立艺术团表演以公益性质为主。”赵副主任说,像这次去中信银行打腰鼓,分文不收,主要是想响应市政府的文明过节倡议。
常常在武林广场电信大楼前晨练
图的就是个开心
许辉兰是帼立艺术团党支部书记,也是团里的“元老级”成员,打腰鼓、跳排舞样样拿手。2月8日下午,在天苑花园门口见到了她。
许大姐62岁,穿一件绿色绣花外套,黑色休闲裤,头发挽在脑后,看起来很精神。“当年我们才十几个人,每天早上去武林广场晨练,时间久了,人熟了,就商量着办了这么个社团。”二十几年下来,队伍越来越大,如今光腰鼓队就有六七十人,算是艺术团的主力。
许大姐说,腰鼓队全是女性,年龄从50岁到70岁不等。只要天气好,她们早上七点就到武林广场的电信大楼前晨练,每次2个小时。“队员之间就像姐妹一样,大家很团结、很讲规矩的。每个月两次集中训练,几乎没人缺席。”
“我们队里什么行业的都有,律师、医生、老师……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不错,排节目、做表演就是图个开心,有没有钱都不要紧。”许大姐笑呵呵地说,“我们过年搞团拜会,春秋出去郊游,说到底都是自娱自乐。”
家里人很支持许大姐,不过,儿子偶尔也会抱怨几句:“晚上回来你不在,早晨起床也看不见人,怎么比上班还忙?”
腰鼓队今年春节
已经接了四场演出
往年,帼立艺术团腰鼓队大多在街道、社区举办的活动中表演。用打腰鼓的方式替代放开门炮,今年还是头一遭。
“去年12月,我们知道杭州要严管春节期间放鞭炮,就开始酝酿这个想法了。”许大姐跟姐妹们征求意见,大家都说,响应政府号召,这种活动蛮有意义。
赶在春节前,许大姐和腰鼓队队长万大姐一起找来红布、宣纸,自己动手裁纸、涂胶,做了一条横幅。“话是我想出来的,字是请另一个队员的女婿写的。”许大姐有点不好意思,“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免费表演,可以来联系我们。”
今年春节,腰鼓队已经接了四个活:正月初四在电信公司,初八在中信银行,十一在德清、下沙还有两家公司要请她们去。有几个队员今年亲戚都没来得及走,就赶回来排练了。
“鞭炮不能放了,但新年开门,谁不想热热闹闹的,讨个好彩头?腰鼓一打,他们高兴,我们心里也有成就感。”腰鼓队队长万大姐说。
为了表演,腰鼓队还定制了队服,每人两套:玫红色的70块钱一套,草绿色的50块钱一套。
说着,许大姐换上队服,拿出腰鼓,给我们即兴表演了一段。“打腰鼓有二十几个动作,这些动作组合起来,就是一套节目。”
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林琳 通讯员 赵赟
- 杭州禁放开门炮给环卫工人“减负”
- 开门炮冰火两重天 机关悄然退场商家依旧火爆
- 不放爆竹放录音 创意“开门炮”迎来一片赞声
- 初八警方查处"开门炮" 16起 杭州PM2.5只有个位数
- 杭州警方查处"开门炮" 16起 最高罚500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