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2月12日电(黄筱、岳德亮)寄托着长辈们的祝福和期待的压岁钱,春节期间如期而至,给孩子们带来欣喜。然而,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一路看涨,让不少人感觉到压岁钱的味道已经变了。
钱越多祝福越多?
春节长假刚过,有关“压岁钱”的讨论悄然升温。有媒体在调查北京90名10-13岁孩子发现,孩子们今年平均收到4867元压岁钱,比去年上涨了5%。其中,收得最多的孩子,压岁钱有2万元。
北京不是孤例。说起过年最开心的事,湖北某六年级学生小程不假思索,“当然是领到好多压岁钱啦!”春节假期还没结束,他已经收到了五千多元的红包。“物价上涨,孩子的压岁钱也不断上涨,去年、前年一个红包都是一两百元,今年基本上都是五百元以上,也有上千元的。”小程的妈妈说。
有专家表示,压岁钱是我国的一种民俗,它原本是代际互动的符号和纽带,“压岁”代表着对亲人平安健康的祝福,“钱”只是载体。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压岁钱红包的“厚薄”已经成为衡量祝福的标准,钱给得越多,表示给孩子的祝福越大、越有诚意,不少囊中羞涩的长辈,为了在压岁钱上不掉面子,也打肿脸、咬牙给晚辈们发红包。
“有时钱给少了,还会被亲戚们看不起。”在上海刚刚工作一年半的丁磊,在今年回家乡过年时便在给侄子、侄女的压岁钱上“大放血”。他说:“我的工资在上海不算高,生活也是属于月光族,但亲戚们都说我是在大城市,赚大钱的。出手太小气,面子上实在过不去。”
压岁钱变味谁之过?
采访中,部分专家指出,压岁钱的节节攀升与百姓收入增长、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期不无关系。大人们对孩子的过度宠爱使动辄几千、上万的压岁钱日益常见。
然而,在物质化等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压岁钱已经开始变味,成为家长攀比的话题,而原本压岁钱中蕴含亲情和祝福却被忽略。
对于孩子来说,没体会到亲情,还可能诱发消费大手大脚的坏毛病。孩子给长辈们拜年时,往往是作个揖,说一句“新年快乐”或“恭喜发财”,就可以收到红包。“很多拿到红包的孩子不理解压岁钱的含义。”杭州市民倪先生表示,孩子们看到了钱,却没有看到钱背后所承载的亲情,许多孩子会比较各自压岁钱的多少,钱多的孩子还会充当一次“土豪”,请其他孩子吃饭、玩游戏等等,消费时大手大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同样,对于成人来说,红包的一来一去传递了压力。宁波的沈先生,面对孩子今年收到的一个2888元的红包,爱恨交加。“孩子的姑姑在北京工作,回家过年的次数不多,这次回来给孩子的压岁钱让我们压力很大,我们都不知道该给她的孩子多少钱合适了。”沈先生说,他和妻子都是工薪阶层,“按照我们家的收入情况,给每个晚辈三五百元的红包是可以接受的。”压岁钱中增加了人情往来的因素,给家长们带来额外负担,一方面得为如何还这笔人情而发愁,另一方面也助长了水涨船高的攀比之风。
“更有别有用心者,把压岁钱当成行贿的挡箭牌和变相敛财的工具,希望通过这个工具,能够获得经济利益。”网民“shuogudj”说。
回归本位理性引导谁来做?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钟其表示,红包压岁的传统寓意在现代社会逐渐变味走样,回归压岁钱的本位,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给孩子的成长传递正能量。
不少网民感叹,现在孩子物质生活并不缺乏,他们的压岁钱虽然越来越多,但是拿到压岁钱时的幸福感却并不强烈。因此,网民呼吁,不妨把压岁钱变成“压岁书”“压岁言”,倘若把物质支持变成给孩子的精神财富,不仅祝福心意没有改变,而且更有价值,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这些内容新颖、形式创新的“压岁钱”值得提倡。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给孩子压岁钱无可厚非,它寄托着长辈们的期待,但是这份祝福也需要一定的尺度,要根据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给小孩压岁钱,不能有攀比的心态,红包只是一个象征,不宜越多越好,重要的是教育孩子感悟祝福、懂得感恩。
同时,由于未成年人的支配能力有限,如何引导孩子理性使用,也是摆在家长面前的挑战。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家长处理孩子的压岁钱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将孩子的压岁钱全部“充公”;全部教给孩子自己用;把钱存起来用作孩子的成长教育基金。
社会学博士范晓光建议,压岁钱数额较大时,家长可以拿出一部分和孩子共同管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是引导他们理性消费习惯养成的好机会。
“让压岁钱回归本位,除了家长的努力外,还需要包括学校在内的等社会氛围的营造。”钟其说。
- 浙江中北部地区持续雨雪降温 周五转晴不耽误大家过节
- 元宵天气不错,相约过节去 今明雨雪天又来
- 送礼少了、消费省了、公车停了 这个春节清风拂面
- 最土豪的宝宝:5天收了5.1万元红包
- 收完压岁钱还要集一袋子祝福 红包数着数着就长大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