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喊了已五年
在田里村,提起“改造”,绝大多数村民都点头称赞,但这仿佛是一个难以兑现的诺言。
田里村是金华市婺城区城北街道五星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环城北路北侧,毗邻柳西苑,总面积5.2万平方米,共148户,其中常住人口220人,外来人口300人。自2003年撤村建居后,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但由于区、街道的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始终不曾改进。
漫步村中,随处可见垃圾堆放,道路泥泞不平,路边杂草丛生,污水随意排放,空旷处放置着钢材废品;多幢仍有人住的老房已严重开裂破损。相比一墙之隔的柳西苑小区,村民苦笑着说,是“非洲与欧洲的差距”。
老房变危房,为何还不改建?正在水色发浑的小池塘里洗菜的童大叔告诉记者,自家住的老房子没有卫生间,很想改建,但村里不批。
田里村自被列入婺城区城中村改造计划后,需由金华市规划局统一规划。由于多年来实行萎缩性管理,停止批建新房,田里村已有15年未建新房。类似这样的自然村,婺城区还有266个。
记者跟随童大叔弯腰走入家门,抬头望去墙面的石灰已经剥落,墙体四周开裂,里屋的屋顶破损,“雨天滴滴答答直漏水,不拿盆接着都不行。”童大叔说,现在有了外孙,一家10口挤在小屋里,苦不堪言。“5年前政府就说要改造,但等来等去都等不到。”
有条件的人已迁出村子。一位临时回村的村民指着那个肮脏的池塘气愤地说,“我们金华那么美,怎么还能让这样的池塘存在!”
查访时,记者巧遇前来登记危房的村干部。四下查看后,童大叔的房子被确定为危房。村干部提议让童大叔搬出去住,但当记者问到让他搬去何处,村干部却答不上来。记者追问登记危房是何用意?是否即将开始改造?得到的依然是“不知道”的回答和一脸茫然的表情。
五星田里村是城北街道改造城中村的试点,街道已制成初步规划图,将统一进行公寓式建设和小区式安置。问及何时动工,城北街道主任陈蔚飞也很无奈,“还要等市里上半年出台具体的改造政策”。
这宏伟蓝图到底是否有动工时间表?村民漫长的等待何时才是尽头?危房是否等得起?但愿“改造”的春风能早日真正吹到村里。
谁为建筑垃圾买单?
“三改一拆”中大量的建筑垃圾运往哪里?如何运?
今天上午,记者跟随第21组来到永康市东城街道黄城里村了解情况。黄城里村被称为永康的东大门,地处城乡结合部。因为离城区近,这个城中村成为外来人口青睐的居住地,人多屋少,渐渐地,沿着长城西大道随意违建的房子愈来愈多。不过,今天督查组来到这里时,看见的已是一片废墟。早在去年9月,这个村已经完成整体拆除工作。
“你看建筑垃圾还有那么多。”在路旁种菜的老奶奶告诉督查组。大片的空地上,堆积着门窗碎玻璃、钢筋、篷布、砖块等,而且这些堆积物与村民房子仅几步之遥。“夏天阵阵恶臭,苍蝇满天飞,而且灰尘多,环境太差了。”
据黄城里村村支书林金星介绍,去年以来黄城里村拆改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多达20多万立方米。“光清理搬运就要花费100多万元,乱堆放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去年底,村里听说有专门对建筑垃圾进行二次处理的公司,就让该公司进驻。“公司把建筑垃圾粉碎回填,用于场地平整、道路路基、洼地填充等。剩下的生活垃圾会被运走,进行无害化处理。”
不过,林金星说,现在工地只有一台粉碎机,处理速度比较慢,还需要两个月才能彻底清除这些垃圾。
“随着‘三改一拆’的深入,几乎每个村都有大量的建筑垃圾面临处理难题。”林金星认为,这些建筑垃圾应由政府牵头统一清理。“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就是治本,把源头的垃圾处理掉了,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也许花费有点大,过程有点长,但环境会更美,水会更清。”
督查组将情况反馈给永康相关部门,该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就建筑垃圾问题做前期调研,之后会牵头建筑垃圾清理公司,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驻永康,参与到各地建筑垃圾处理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