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治水就是抓干部作风转变 嘉兴3万干群“清三河”

来源: 浙江在线   2014年03月01日

  浙江在线嘉兴2月28日讯 领导干部下河清理淤泥,工作推进会开到治水一线,机关干部踊跃为治水捐款。新春伊始,嘉兴把“五水共治”作为检验干部作风转变的主战场。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今年以来,嘉兴全面落实“河长制”,联动实施“清三河”、水利设施建设、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截污纳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年内全面消灭垃圾河。

  “清三河”先向垃圾河开刀。目前,嘉兴共有黑河、臭河、垃圾河“三河”1512条(段)共1068.2公里,其中垃圾河948条、620.8公里。据此,全市各地分别编制了治水“作战图”,明确标注“三河”名称与位置、责任单位和河长、初步治理对策等,挂图治水。

  海盐西塘桥街道刘庄村的张家屋浜,曾是一条垃圾满河、河道堵塞、深度不足1米的“断头浜”。连日来,海盐组织100多名志愿者和当地村民来到这里,打捞河道垃圾,清理河道淤积,打扫沿岸卫生,让“断头浜”重现绿水长流的景象。

  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嘉兴全市共出动干部、群众3万人次,清理垃圾河110余条,清除水面及河岸垃圾3万余吨,全市垃圾河的面貌得到初步改善。嘉兴已启动新一轮“万里清水河道”等清淤疏浚工程,加快编制河网水系规划图,积极探索利用南排等防洪排涝设施提高行水动力、增强自净能力。

  黑河、臭河是“清三河”硬仗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根据分类治理原则,嘉兴对以污染为主引起的黑臭河道以截污纳管和污染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今年新建污水管网400公里以上,同时健全城镇、公路、河道、村庄“四位一体”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机制。

  水里问题岸上治。据悉,嘉兴水环境污染40%来自农业,40%来自生活污水,20%来自工业。为此,嘉兴狠抓“两转型”,即生猪养殖业和重污染行业转型,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细心的市民发现,从上个月开始,南湖区每头生猪都有了“猪票”,生猪养殖户要凭养殖证饲养生猪,每头猪都要凭票检验检疫和上市。猪票的推出,正是南湖区推进生猪养殖减量提质的一项探索性举措。

  针对工业污染,嘉兴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工程,目前已完成2574家企业达标入网排放。同时深入推进印染、造纸、化工、制革四大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全市共淘汰关停重污染企业169家,原地整治提升通过验收113家。平湖市制革和造纸行业、海宁市制革行业和港区造纸行业均已完成整治任务。

  目前,嘉兴水质恶化趋势已得到遏制,河道水质稳步改善,局部区域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今年1月,全市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继续保持合格,出境水质全面好于入境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