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抢单事故多 杭州有司机果断卸载打车软件
来源: 浙江在线 2014年03月02日打车软件“快的”和“嘀嘀”之间的补贴大战让部分消费者和司机在补贴战中获益,但老人和孩子等没有条件或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人,却在这场大战中成为受害者。就连快的的幕后金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日前也在来往上透露其母亲也遇到了打车难问题,并表示打车软件们应该坐下来喝杯茶,商量一下如何让打车变得更智能。
马云的这番表态很可能意味着此次打车软件补贴大战将告一段落,双方或将通过协商的方式终止烧钱大战。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打车软件这场烧钱大战,阿里和腾讯培养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目的已经达到,打车软件或将难逃“鸟尽弓藏”(鸟打完了把弓藏起来)的命运。
打车软件最近不好使了
杭州市民沈琼昨晚在单位办公室里分别用快的和嘀嘀叫车,尽管后来加价15元,但等了半个多小时依然没有司机接单,最后只能无奈地跑到马路上去“扬招”。
沈琼说,从春节起,她每天都用打车软件打车上下班。但最近一个星期,她发现打车软件明显没有以前好使了,不仅叫不到车,就算叫到车也是问题百出,“先是嘀嘀打车瘫掉了,快的打车也有用户遇到了网络延迟的问题,一些出租车司机甚至认为‘两个打车软件被黑客攻击了’。”
“有一次用嘀嘀打车,我看到有司机抢单成功后就下楼了,但等了十几分钟司机还是没有来。打电话给司机,司机说系统并没有显示抢单成功。”沈琼说,还有一次是用快的打车,支付宝显示付款成功,但是司机端却毫无反应,因为怕麻烦,最后只能付了两次打车钱。
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近段时间类似司机收不到车费、乘客无法付款这种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最近两大公司的补贴发放也经常延迟。
部分司机选择性出工
随着打车软件使用率的不断提高,市民打车难又遇到了新问题。
“快的和嘀嘀之间的‘火拼’,让打车的成本变得很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打车出行,这也是最近打车越来越难的原因之一。”一位出租车业内人士说。
不过,除了打车群体的不断扩大之外,部分司机选择性出工也是加剧打车难的原因。
前晚11点,出租车司机楼师傅就已经早早地收工了。“夜班跑了700多元,已经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就早点回来休息了。”楼师傅说,通过打车软件选择性地抢几个大单,加上软件公司给的补贴,现在每天晚上收工的时间比以前提早了1个多小时。说话间,楼师傅指了指小区内停着的两辆出租车笑着说,这两个人比自己收工还早。
还有部分司机在早晚高峰时段直接不开了。“早晚高峰除非车上有客,还能赚点等待费,否则接客的成本太高了。”司机马师傅说,早晚高峰除非有预约大单,否则会直接停开个把小时,“空闲时段用打车软件多接几单马上能赚回来,何必把自己搞那么累。”
据了解,目前类似楼师傅和马师傅这样的出租车司机不在少数,在此增彼减的影响下,早晚高峰打车变得越来越难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司机不愿用打车软件
当众多出租车司机的智能移动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的同时,也有部分司机不愿意加入到行列中去。
“增加一个智能手机,怎么说也得两三千元,这得跑多少趟才能挣回来。”90后司机小汪说,自己并不看好打车软件能长久地补贴下去,“如果补贴成为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这个行业正在畸形地发展。”
小汪没有安装打车软件,但他的车却可以使用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小汪说,当众多同行每天为了抢单神经绷得紧紧时,他通过“扫街”服务那些不会用打车软件,或者用打车软件打不到车的乘客,收入并没有减少,而且工作也没有更加辛苦。
对于安装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小汪表示并不是因为看中支付宝提供的补贴,而是觉得移动支付能为乘客带来便利,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司机阮师傅则是因为打车软件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困扰,所以果断弃用了。“有时候因为抢了单,看到路边扬手的乘客也不能带,经济利益上并不一定划算。”阮师傅说,每天为了抢单神经紧绷不说,还因为边开车边抢单而发生了多次剐蹭,这令自己苦恼不堪。果断卸载了两款打车软件。
打车软件未来向何处
旷日持久的“烧钱”大战,让打车软件,确切地说是移动支付,已经成功融入到杭州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据快的和嘀嘀后台数据显示,目前快的打车在杭州已经拥有了300万的乘客装机量,司机端的装机量超过了2万;嘀嘀打车在杭州已经拥有100万的乘客装机量和2万多的司机端装机量。
移动支付正在成为互联网企业争夺的重要市场。阿里牵手银泰、王府井、天虹,并且在KTV、影院、餐馆、药店等各个领域开展支付宝钱包支付业务,目的正基于此。
分析人士认为,打车软件只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一场“双赢”博弈的棋子,等到它完成了推广移动支付的“历史使命”,或许也会渐渐消失在舞台中心。
那么,打车软件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呢?
有关人士表示,北京、上海已经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嘀嘀打车将于近期率先与政府平台融合,快的打车也表示自己和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愿意积极配合政府政策。
或许,打车软件未来真的会如马云所言,坐下来喝杯茶,商量一下如何让打车变得更智能。尽管不再是舞台上的主角,但也做个尽职的配角。(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