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什么原因导致网络“不安全”?会带来哪些风险?该怎样筑牢网络“防火墙”?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我国要实现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就应跨过网络安全关。
三大缺陷导致“裸奔”
有人将我国网络安全形容为“裸奔”“不设防”,接受采访的部分代表委员认为,这主要源于我国网络安全的三大缺陷。
缺陷一:关键设备不自主。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我国金融、电信、能源、政府、交通等领域的信息化系统主机装备中,近一半采用的是外国品牌产品,金融电信等领域99%的主机装备为外国品牌所把持。
缺陷二:审查制度不缜密。孙丕恕代表说,近年来美国以国家信息安全为由,一直在阻止中国IT产品在美国本土参与竞标。反观我国就没有这样的审查制度。
缺陷三:监管系统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已初步建立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上网日志留存等技术防范手段,国家有关部门也初步建立监测处置系统。“但这些手段更多是事后处置,很难在事前、事中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综合防范,甚至在事后还不能及时溯源。”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廖仁斌说。
信息安全遭严峻挑战
一项受工信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委托的调查显示,60%受访者遇到个人信息被盗用的问题,60%的受调查对象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表示不满。
除了个人信息或隐私遭泄露,消费者的钱包也有可能在网上“被拉开”。部分代表委员认为,过去的一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可谓风生水起。但在网络安全有风险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的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
筑牢“防火墙”还要做什么
部分代表委员认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我国已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但要真正筑牢“防火墙”,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孙丕恕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网络安全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逐步用国产品牌替代国外品牌,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打好物质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杰说,要从战略高度加快制定信息安全的技术标准。
廖仁斌认为,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障,进而影响到规范有效的监管,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参与者的基本行为难以全面规范和约束,多头管理造成职能交叉,权责不一导致效率不高,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效果同样不佳。因此,必须尽快解决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体制不顺畅等问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