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2日讯 算上亲子活动、单位活动、朋友活动,笔者在不到一周时间里,已经参加了5个植树活动,而通过朋友圈、各种媒体报道获悉的植树活动则更是多如牛毛。应当说,很多植树活动虽然被应景地安排在植树节之前,但还是名副其实、值得为其点赞的;不过其中也不乏有需要顶着寒风驱车数十公里前往,完成任务后匆匆收场的植树活动案例。笔者一位家住杭州的微信朋友圈朋友吐槽说,最近一个植树节活动,开车来回花了3个多小时,成本还真不小。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植树活动越来越被商家(也包括不少媒体)重视,为“抗击城市雾霾出力”“与小树一起成长”等植树活动口号,使得这些活动俨然成为了标准的公益活动。然而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商家带着“环保植树”的帽子,却可以“名正言顺”地做聚集人气推销商品的事情。对商家来说,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很多商家打出了“大手牵小手”的牌,于是天真无邪的小孩也被“利用”。尤其是一些房地产公司,巧妙地把植树活动地点放在一些待售楼盘周边,而到这些地方往往车程要一个小时甚至更多。小孩子自然不会敏锐到去计算大老远特意跑出来植树需要付出的环保成本,但我们却不能不去“计较”一下:来回数小时的尾气排放,恐怕是要等一颗小树苗长好几年,为植树付出的“不环保”的债才能还清。更何况,一些植树活动植树本身只是意思一下,小树苗是否能成活根本没有保障。而一些植树活动的地方甚至很难有再度前往的可能,更不要说去管那些种下的树苗的死活。
由此笔者想到新闻界一个著名案例,美联社记者在一次“联合国地球峰会”上写了一则名为《峰会的尴尬》的消息,其中讲到参加地球峰会的代表们在唇枪舌剑地争论保护地球迅速减少的资源的最好办法,但整个会议却要产生300吨到400吨垃圾,要消耗掉500万页纸张且大多数无法回收利用。
或许你可以说这位记者有点吹毛求疵,但以保护地球资源为出发点却造成了浪费大量资源的结果,这样颇具讽刺意味的反差,无疑具有警示作用。无可否认,很多植树活动肯定需要以消耗一定“不环保”为代价,但我们身边的植树活动是否过饱和了,是否有更合适的举办方式,是否能够避免出现类似“峰会的尴尬”,还是值得反思的。
我们要生态文明、节能环保,但前提是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能陷入形式主义,要像“学雷锋”一样实现常态化,避免一阵风,让生态环保的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植树的行动应该更加科学,我们不妨先看看自己家里小区的绿化是否需要“添砖加瓦”,对单位周边的绿化是否可以“出一臂之力”,实在要去植树,不妨趁天气真正适合踏青外出的时候顺便去植上“一点绿”,尤其是鉴于今年春节期间异常暖和而近期却乍暖还寒的天气特点,根本没必要拘泥于3月12日前完成植树“任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