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6日讯 “1、明天要限牌了2、如果明天没限,参见第一条。”用这条微博来形容杭州最近一阵子的状况,是再合适不过了。好消息是,关于限牌的传言终于就此尘埃落定。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消息是,终于要限牌了。
杭州限牌的传闻,不是今天才有的。从2012年9月,就曾出现地铁运营后进行机动车限牌的传言,当时,就掀起一波购车热潮。这一次,限牌的传言被证实了。靴子也终于落地了。杭州成为了全国继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之后第六个限牌的城市。遮遮掩掩,摇头否认了半天之后,终于还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其实,从杭州的情况来看,各种治堵的招数出尽之后,限牌这事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只是这个时间节点不好掌握罢了。截至2014年2月底,杭州市机动车已经达到259.8万辆,位居全国36个大城市第7位。杭州的拥堵指数和开车痛苦指数也在不断攀升,每到下班时间,看着堵得水泄不通的车流,让握着方向盘的人无比绝望。当然还有一种绝望是杭州市民们感同身受的,那就是2013年杭州明显变差的空气。2013年杭州市先后有5次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回想起2013年底的那次时间长、霾情重的雾霾,简直让人窒息。
某种程度上说,限牌政策的出台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痛得厉害了,不得不医。限牌,是为了治堵,也是为了治霾。从消极意义上看,限牌限制了市民购车的权利,增加了购车的时间成本或者经济付出,从积极意义上看,限牌是对缓解拥堵和改善空气质量的必然措施。对整个社会而言,随着限牌同时产生的是一个福利削减的过程,想买车的人福利削减了,卖车的估计也将诀别像最近几天般库存车一抢而空的欢乐时光,长期来看限牌对他们而言也是利空。当然也有福利增加的过程,这要体现在整个杭州交通崩溃速度的减缓,体现在空气质量的好转上,增加的要超过削减的,出台的政策才有价值。
从政策的内容而言是如此,从政策出台的程序上说,也得注意增加什么、减少什么的问题。要增加的是透明度,要减少的是含糊其词的遮遮掩掩。限牌没什么大不了的,消息出来,有了明确的预期,该买车的自然会买,不买车的自然不买。越是态度暧昧,才越折腾人,越会让市场动荡。
牌既然已经限了,衷心希望在其他措施的配合下,拥堵能缓解,空气能改善,让这一政策输小赢大,赢家的数量尽可能多,赢得程度尽可能大。这样,才对得起猝不及防被撞了一下腰的民众们。
- 杭州“双限”怎么限 记者为你解读九大问题
- 土地受宠品牌公司涉猎 商业地产成双限下一枝独秀
- 温州成首批住房信息联网城市 会否本异地双限?
- 温州成首批住房信息联网城市 会否本异地双限?
- 双限下投资者的钱去哪了 三大流向值得关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