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马云收购恒生电子,豪掷33亿元。火的不是马云,而是恒生电子。今天上午,杭州滨江恒生集团的会议室内,是从全国各地赶来解疑的媒体和研究机构们。这家此前股价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的公司,今天成为资本市场上的“头条”。
当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马云的宏伟互联网战略上,时局忍不住要问一问另外一个问题:恒生为什么要“卖身”?这一次的并购,到底是恒生电子的创始团队主动要求“傍大树”,还是被迫屈服在马云的宏图伟略“淫威”之下?
无奈的“卖身”
江湖传言,恒生掌握着各大金融机构和券商的后台数据,所以恒生电子成为马云互联网金融大战略中的一颗重要棋子。所以马云不惜代价拿下了恒生,欲抄底金融机构“后台”,在这场互联网金融的年度大战中掌握主动权。
听上去,是马云先“看上”的恒生。但记者向一位了解内情的恒生集团内部人员求证,这位人士透露,是恒生电子主动要卖,“找上的马云”。
恒生为什么要将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拱手让人”?这令人费解。
寻找答案前,先来了解下恒生电子的前世今生。
在恒生电子还不叫“恒生电子”的时候,它已经在证券行业内初具影响了。1995年2月28日,黄大成和彭政纲等八位年轻的工程师怀揣梦想投身于金融IT领域,组成了恒生的创始团队。在国债交易叫停后,恒生转战证券业务系统,依靠“产品领先”战略,赢得了生存机会,获得了一批重要客户的信任,成为业内最具活力和斗志的新锐。
1997年,恒生电子的前身“杭州恒生软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推出了证券柜台交易系统BTRV5.0和windows版97Sybase,和中国最大证券公司国泰、海通、南方、华夏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率先推出了银证转账、网上交易系统等产品,抢占了新增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随后两年,恒生发展成为了中国证券行业的IT龙头,实现了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2000年,在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后,公司正式改名为“杭州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筹备上市,并最终于2003年成功上市。
上市后,八位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转眼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新贵,但分散的股权也为恒生集团的今天转让埋下伏笔。
中国合伙人的“现实版”
从1995年创业以来,尽管持股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创始人之一的黄大成一直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但,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公司战略发展中面临着选择和疑惑也越来越多,分歧也开始产生。
细心的人发现,从2006年开始,黄大成便不再参与恒生电子的管理,渐渐淡出管理层。在媒体上搜索黄大成,也现有关于他的相关报道。这几年,黄大成更是几乎在公众的视野里彻底消失。
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黄大成的淡出,起始于八位创始人的意见分歧。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和诱惑,何去何从?糟糕的是,就算股权最多的黄大成,集团公司持股比例也仅15.6%。谁说了也不算。
公司面临着优化治理结构的难题,需要一位比黄大成更具威信的领导者。但同时,每个人有限的资本实力都无法完成更多的股权收购,从而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在此情况下,恒生电子甚至有了一个看上去颇为民主的管理机制:高管轮值制,每一届任职三年。这种轮值机制的弊端可想而知:一旦掌权人换届,此前做到一半的战略投资很可能因而搁浅。
这种不必要的内耗,甚至某种程度上放缓了恒生电子的发展进程。2003年,恒生电子上市之初,马云的阿里巴巴还是一家寻常的互联网新兴公司,马云的支付宝也还刚刚创立,刚进入烧钱看不到前路的迷惘阶段。但短短十年时间,马云一路飞跑,恒生却只能亦步亦趋。
2013年10月,恒生电子收购1558万元收购数米基金,加码互联网金融业务。似乎也在利用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作出“跨界”的尝试。但这一风头很快被2014年马云风靡一时的“余额宝”盖过。
“恒生这几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位绝对的控股股东和精神领袖。”上述知情人士说。也因此,早在两年前,就有传言恒生电子欲卖壳,但种种原因并未成行。但由此揣测,早在两年前,恒生电子已经在萌生了卖壳的想法,但直到今天,才找到马云这样具有绝对“精神领袖”味道的东家。而恰恰,此时的马云正在奋斗寻找并购标的,打造他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王国。双方一拍即合。
谁才是大赢家
▌据恒生电子2012年公告,该公司在基金、证券、保险、信托资管领域核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93%、80%、90%、75%;在证券账户系统、证券柜台系统、银行理财业务平台、信托核心业务平台、期货核心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7%、43%、85%、41%、42%。
凭借恒生在金融软件服务领域的江湖地位,收购完成后,马云将能通过恒生电子获取包括证券、基金、保险、期货等各家金融机构的后台交易数据,相当于掌控了金融行业的命脉。
在金融圈子里,对于此事流传着各类的担忧,例如“阿里巴巴对于商业利益的追逐很有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的数据外泄”,“以马云当前膨胀的心态、阿里巴巴的垄断地位以及狂热的利益追逐思维,一旦收购成功,将给金融业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给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性将带来巨大的威胁”。
对此,恒生电子执行董事、总裁刘曙峰表示,从法律层面来讲,担心恒生电子会向其客户以外的第三方泄露客户数据、技术信息、营业信息等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再者,金融分析人士也指出,即便被马云收购,也不能改变IT外包本质。金融IT系统的自我保护能力远比市场想象得要强。
这意味着,这笔并购让金融机构不安的说法似乎难以成立。在马云的互联网金融帝国中,恒生电子恐怕难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大的“功用”。
在拿不到数据的情况下,马云愿意以溢价恒生市值两成的价格买下恒生电子,看上去,反倒是恒生电子更合算了。
时局对恒生集团的主要创始股东的持股比例作了梳理,发现这笔并购可以造就12位亿万富翁,其中黄大成可兑现金额最高,超过5亿元。
以这样的价格卖掉资产,结束多年来无法达成共识的纠结和分歧,对恒生集团的创始股东们算不算是一种轻松的解脱?
制图| 樊琳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