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5日讯 绍兴上虞区九六三期西半丘海涂边,在当地最大的生猪养殖场里,建起了一个占地150亩的生态湿地,养殖场污水经过这片湿地,COD指标为70mg/L,氨氮为1.4mg/L,远远低于COD“国标”400mg/L。
带着好奇,记者前来一探究竟。走入生态湿地,最醒目的莫过于水面上成片漂浮的一种绿色水生植物。“这就是狐尾藻!”养殖场负责人冯宝根告诉记者,这种神奇的草原产南美洲,我国因在缸内饲养金鱼才引进。
该养殖场年出栏生猪在10万头左右,存栏量约为5万头,以前,养猪场每天排放500吨污水,COD高达4000mg/L以上,氨氮一般也达到800mg/L,处理起来确实是件头痛事,但如果污水不达标,养殖场只有“死路一条”。去年4月,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帮助下,占地150亩的生态湿地动建。整个项目是两段式7道程序。前3个池是稻草基质消纳系统,后4个池才是大型生态湿地系统。
记者了解到,在开展养殖污水治理项目时,生态湿地种植何种水生植物,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曾进行了多项试验。“在反复比较后最终确定用狐尾藻。”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李裕元说,狐尾藻不仅是“水净化精灵”,而且还是一种上好的猪饲料,无生物入侵风险。
在现场,有两名渔民划着小船,在水面上撒下鱼网,不一会收起很多条肥壮的胖头鱼、鲤鱼等。“这条鱼现在超过1.5千克了,今年1月放下去时只有250克左右。”一位渔民说,在生态湿地,不用放饲料,不用增氧泵,养鱼成本很低。
“年初放下5吨鱼苗,不到3个月时间,估计已经有25吨了。”冯宝根说,生态池养殖的鱼味道特别鲜美,前两天已经有当地养殖场闻讯前来高价购买了10平方米的狐尾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