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保42名助产士中有7名男助产 近六成受访者接受男助产士

来源: 浙江在线   2014年05月07日

   浙江在线05月07日讯 昨天上午,32岁的陈女士开心地迎来了一个6斤重的女宝宝,再过五天,她将过上人生中的第一个母亲节。整个生产过程中,她最想感谢的医护人员之一,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下称省妇保)的韩传生。

  韩传生,省妇保一名助产士,还是一名男助产士。

  一听说助产士是男的,很多人面露异样:啊,生孩子的时候边上有个男助产士,那不尴尬吗?

  刚刚过去的5月5日是国际助产士节,即将到来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两个节日之间又隔着个母亲节,同是从护理专业培养出来的男助产士们,在帮助一个又一个女人顺利过上母亲节时,他们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故事

  从土木工程专业到男助产士

  昨天上午,记者进入省妇保自然分娩区,见到了男助产士韩传生。小韩,个子不高,皮肤白白的,戴着黑框眼镜,斯文的外表,一看就很容易成为妇女之友。

  “我们有42名助产士,其中7名是男的,从去年开始他们参与到助产工作中。有的时候,比我们女助产士还受欢迎呢。”樊丹凤,做助产士工作已经八年,被小韩这些后学之辈,调侃为“凤姐”,提起小韩这些男助产士,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昨天早上8点多,小韩被安排做导乐。所有的助产士都可以做导乐,所谓导乐得全程陪同产妇生孩子,主要的工作就是“话疗”,用语言安慰产妇的焦虑心态,鼓励她们坚持到分娩的最后一刻。

  在古代,男性被绝对禁止进入产房。但是现代,不但男性能进入产房,还可以从事帮助女性分娩的工作,观念的转变起了很大作用。

  “其实不是我主动选择,一开始是被动分配的。”出生于1988年的小韩,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很传统,但是听说儿子从事产科工作后,并没有阻拦,反而因为儿子的关系,最近还迷上了一部描述男性产科大夫的电视剧。

  小韩念大学的时候,报考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在他观念里,男性就应当去建筑工地上挥洒热血。戏剧化的是,因高考分数不理想,被学校调剂到了护理专业。

  最开始,接到录取通知书,小韩有过心结,觉得护理是女孩子做的事情。等到背着行囊进入大学后,他意外地发现:护理专业80名同学,竟然60多名是男性,这下,他彻底坦然了。

  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继续从事护理专业,应聘到了省妇保。面试的时候,院方表示,将把他安排到医院最艰苦的岗位。他想一个男的,艰苦点应当的。等上班后,才知道,自己被分配到产科当助产士。

  “有点意外,不过同时分配进来的还有两名男助产士,都是我同学。”经过一年带教,去年,小韩顺利成长为一名助产士。

  遗憾无法接生自己的宝宝

  昨天上午,小韩帮杭州的陈女士,自然分娩下一名6斤重的女宝宝。整个分娩过程仅用了一个半小时,这也是他从事助产士工作以来,帮助过的最顺利的产妇之一,他由衷地替陈女士高兴。

  “做助产士很有成就感,特别是帮助一些产程特别长的产妇分娩成功后,这种喜悦之心很难描述。”小韩说。

  “他创造了一个科室纪录呢,今年生产时间最长的宝宝就是他参与做导乐的。”小韩所在小组的组长说。

  这名产妇36岁,头胎,平时很少运动,生产条件很不好。小韩还记得,这名产妇宫口从2.5公分开到3公分,足足用了3个多小时,要知道,稍微顺利点的产妇十多分钟就完成这个过程。

  不过,好在这名产妇很有毅力。小韩说,看一个产妇是否有毅力,只要听声音就知道了。在等待宫口打开的过程中,如果不断大声喊痛的,这名产妇就没什么毅力;如果很少吭声,那这名产妇的毅力就非常强。36岁的这名产妇就属于后面一种,3个多小时,几乎没有吭过一声,直到13个小时后,才开始慢慢忍受不住。

  此时,小韩握着她的手不断地鼓励:“13个小时都坚持下来了,就快成功了,宝宝的头发都看到了,加油啊。”一句句鼓励的话,让产妇最终坚持下来,顺利生下一个七斤宝宝。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