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8日讯 (钱江晚报 通讯员 金蕾 王雅慧 记者 徐洁)“小飞机,飞呀飞。飞到左,碰碰脚;飞到右,碰碰头……”日前,全国学前儿童社会与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十来个两、三岁的孩子,伴随着朗朗上口的儿歌,与妈妈一道玩起“小飞机”的游戏。
游戏看起来很简单:妈妈们抱起孩子,边唱儿歌,边做出飞翔和降落的姿势。不过,听幼儿园老师介绍,这个游戏里,“花头”还不少。
富有节奏感的儿歌,训练小朋友语言能力;各种身体姿势,训练动作协调能力;而游戏中与其他小朋友“碰碰头”、“碰碰脚”,是一种很好的社交训练。
杭州市绿洲花园幼儿园的蔡咏梅园长告诉记者,对于0~12个月的婴幼儿,早教不能过分地区分领域。像“小飞机”这样的游戏,融合了多方面的训练,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爸妈和孩子可以在家里做。
近年来,各式各样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父母们纷纷把孩子送去各种早教培训班,却极有可能忽视了早教的最佳场所——家庭。在跟随打铁关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婴儿回访的时候,蔡咏梅发现各位新任爸妈在早教上存在不少认知误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练琴,父母在旁边翻琴谱打扇子;孩子上培训班,父母在一边坐着硬板凳拿着手机,一小时一小时地等待。
可惜,这样的“牺牲”,这样的“陪伴”,孩子还往往不领情。小嘴一撇,一句“你都不陪我玩”,让把时间都给了孩子的父母感到委屈和伤心。
父母们也许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情感交流的共同时光,只能叫“陪”,而不是“伴”。孩子需要的,是“玩伴”而不仅仅是“陪伴”。
“很多父母把没玩伴的问题归结为孩子是独生子女,这也许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在玩耍的时候,父母完全可以化身为孩子的同龄人,和孩子一起嬉闹玩乐,一起探索世界。”蔡咏梅说。在她看来,收费上万的早教班,或许比不上社区里公益性质的早教活动。
蔡咏梅认为,婴幼儿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跑得更快,而是要他们通过每一步的成长,感受快乐,进而获得能力,“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早教不是为了将来,而是为了当下的能力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