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30日讯 (浙江日报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陈斯音)历时179天,航程25628海里,我国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完成第30航次科考任务,于5月29日返航青岛。
本次航行,“大洋一号”来到印度洋上的“中国地”——“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开始正式履行合同规划。“大洋一号”成功应用多项深海高新技术装备,在合同区开展了4个航段的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工作,同时还开展了深海环境和深海生物多样性等调查工作。
“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所研究员陶春辉说,本航次在合同区新发现11个海底热液区,扩展了3个海底热液区的分布范围。海底热液区俗称“海底烟囱”,会喷射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液体物质,形似烟囱。热液区硫化物带来了地球内部的大量信息,热液区周围的生态系统也非常有研究价值。此次发现使我国在大洋中脊发现的海底热液区达到44个,其中合同区海底热液区发现总数达到18个。
在一处新发现海底热液区,“大洋一号”成功获取地幔橄榄岩样品,这对于研究西南印度洋脊地幔组成特征、洋壳增生过程和热液成矿等具有重要意义。科考队员在合同区还获得大量环境资料与生物样品,首次测得深海热液羽流中的溶解氢气含量数据。本航次中采集的一件多金属硫化物样品重约780千克,是迄今为止采集的最重的同类样品之一。
“新的科研成果有赖新的科研手段。”陶春辉说,“在寻找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首次实施了‘立体勘探’,将声学深拖、水下机器人、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等装备相互配合作业,在技术和方法上取得了初步成功,积累了丰富经验。”
从表面的微地形测量,到深入探测矿体分布,再到钻探取样,“大洋一号”在印度洋深处进行着细致的“解剖”。“就像为病人做检查。在‘体表’,我们可以释放水下机器人,实施声学深拖测线作业,用摄像设备。但是要了解‘体内’情况,就要用CT了。”陶春辉说。
“大洋一号”的“CT”设备包括近底磁力仪、电法探测系统、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等。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进取者号”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大显身手,共钻取样品14管,钻进深度总计11.4米,获取有效岩心3.81米。采集的样品类型丰富。陶春辉表示,钻探是获取多金属硫化物矿体内部样品的最有效手段,对于研究多金属硫化物矿体内部结构组成、形成演化、成矿作用等至关重要,也是评价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潜力,估算资源量的重要技术手段。本航次钻探的成功表明我国多金属硫化物调查手段由浅表层取样向深部取样跨越了重要的一步。
“大洋一号”是2013年12月2日从三亚启航开始本航次的。133名科考队员中,80后63人,90后10人,占了一大半。今天守候在青岛码头的家属行列中,不少是迎接自己年轻孩子凯旋的母亲。“年轻一代已经成为航次调查的中坚力量。”陶春辉说,“他们将给远洋科考带来更多的创新精神。”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