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亲爱的主人,小蜜是你在下沙的贴身小秘书,是你在下沙的百事通,是你畅游杭州的得力出行帮手。很高兴为你服务。”这是杭州首个语音智能生活服务平台“下沙通官方”,粉丝已经上万人,月盈利上千元。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微信服务号的创始人是浙江财经大学的张峰同学,他还是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十佳创业之星、杭州搜沙网络有限公司创始人。
作为“下沙通官方”服务号创始人,张峰于今年2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杭州搜沙网络有限公司”,张峰自豪地说,“在微信查找公众号里,只要输入‘下沙’两个字,‘下沙通官方’立刻出现在所有与下沙有关公众订阅号的第三位。”
和张峰一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在互联网上“创青春”。目前,我省高校的创业率达到了4.42%,是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省份。
2001年,114万;2004年,280万;2011年,660万;2014年,727万……这一条不断攀高的曲线就是大学连年攀升的毕业生人数。在迎接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大学生的创业浪潮也势不可挡地袭来。
根据省教育评估院对我省高校2012届毕业生的创业情况调查发现——“新想法新思路让大学生创业的形式朝着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业形式与项目也层出不穷,网络商店和电子商务等个体经营方式尤为普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跳出‘被就业’的思维定势,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并不是说创业者有特殊能力,而是他们有敢于尝试的精神,敢于接受挑战。”省教育厅学生管理处处长丁松泉认为,“大学生创业最大的优势是有创新的点子,如何挖掘自己的潜力,改变常规,用创造性的思维投入创业活动。”
省教育评估院调查发现,毕业生中创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分别是体育、影视美术设计和动画专业,专科专业中,影视表演、人物形象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排名创业率前三名。从调查情况看,有41.51%的创业者在校期间接受过创业教育,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要多于本科院校。
“互联网时代创造了无数的创业机会,创业的风险越来越小,年轻人要敢于创业,但也要瞅准创业的机会。同时,创业需要行动力,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考虑周全了再去创业,眼尖手快,是创业家必备的素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资深创业导师徐旭初给创业大学生这样的忠告。
刚毕业的大学生毕竟年龄较小,经验不足,因此,发挥各自优势的合伙创业形式和家庭创业形式还比较常见。调查显示,我省高校2012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近半数从事个体经营,占比46.19%,从事合伙创业的占35.40%。其中发展良好的占29.32%,比较好的占36.52%,有点困难的占32.42%,难以维持的占1.74%。微型企业占69.68%,低于2011届的75.8%,50人以上规模企业占4.37%。
可以说,大学生创业的困局依然存在。为此,我国从今年到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网络创业群体”是其中重要的扶持对象,通过网络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将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最新消息,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比照实体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申请最长不超过两年,最高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对于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再提高贷款额度。
“很多高校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都在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开辟创业园,学生通过上报创业项目,经过专家评审,最后脱颖而出的能在创业园区获得一个店面,店租、水电全免。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创业练兵。”浙江财经大学就业指导办主任高伟庆举例说,浙江财经大学还会给予即将毕业的创业学生一定的资金支持。平时课余时间,学校职业发展与指导中心还会开办一系列讲座、培训,给学生一些指导意见。
看来,互联网上创青春,有“助”亦有“路”。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