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周四)上午10:00在浙江省新闻发布厅(之江饭店会议中心3楼)举行浙江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国富将出席发布会发布有关信息并答记者问。
浙江在线进行全程直播。
杨荣耀: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省政府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
前不久,咱们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印发了《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请来了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请他为我们介绍这个《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解读《实施意见》的特点、特色,通报下一步贯彻落实的工作举措。在发布席上就坐的还有咱们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副局长王国富、咱们省文化厅的副厅长柳河,他们将与金厅长一起回答各位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请省文化厅的金厅长介绍情况。
(浙江发布)
提问:我想请问一下,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我们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话,在这方面有什么计划?谢谢。
金兴盛:确实,现在“互联网+”这个词非常的热门,什么东西都加一个互联网+,这个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互联网的这个平台它的力量非常强大,作为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也要充分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来扩大文化的影响力,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更加的触及。为了发挥互联网+在公共文化服务当中的作用,我们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还是要推动县级以上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建立一个网上的平台,最大限度的延伸服务的半径。因为现在人人都有手机,家家都有电脑,所以通过这个互联网+的平台,使公共文化的资源和效率能够最大化;
第二个,我们还要统筹各类数字的文化公共资源,建立一些分布式的资源库群,刚刚我发布的时候也讲到这个问题,实现数字化公共文化的一种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第三个,我们也受到舟山陶文化的启发,我们也在筹备建设公共文化的供需网,就是把所有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像我们在淘宝城买东西一样,只要你消费者需要,我都可以在这个淘宝网上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我们现在也想把公共文化服务的各种产品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只要我们哪一个人需要怎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他都可以在这个网上自己找到;
第四个,我们还是推广公共文化一站式服务的机制,扩大数字化资源在智能社区当中的作用,让老百姓不出家门,也能够通过互联网使自己受到公共文化的服务。不知道我这样的回答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谢谢。
(东方早报澎湃新闻)
提问:有一个问题想请问一下,我看这次一起下发的还有一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个《标准》制定的一些情况?然后看到里面有一些关于人均图书馆面积,包括公共体育设施面积的一些数据,怎么样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如果出现利用率不高的情况要怎么样解决?谢谢。
金兴盛: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现在这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是我们这次《实施意见》当中的一个亮点,尽管它只是一个附件,但是这也是一个核心的内容。为了出台这个《标准》,实际上浙江省在这块的工作还是考虑得比较早的,我们去年就由正省长领衔组建了一个课题组,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作为一个重大的课题进行研究,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一个框架的材料,后来我们跟文化部做了汇报,文化部看到我们这个课题之后,特别是我们制定的这个《标准》之后,他们觉得我们的这个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们标准的制定非常符合我们浙江东部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些特点。因此,后来文化部提出来,文化部的课题组要跟浙江省的课题组进行联动,我们研究的成果让他们共享,他们的一些重大的信息也向我们共享,后来国家出台的这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采纳了我们《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框架,后来又考虑到我们国家地域面积比较大,地区差异比较大,所以还有一些地区的文化特点,也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他的《标准》规定得比较原则,他就10几条,我们后来国家这个《标准》出来以后,又根据我们浙江省的这个特点重新再来深入地研究,最后形成了现在的稿子,就是有49条《标准》。我们这些《标准》提出来也不是拍脑袋的,我们是在调研的过程当中选择了很多的点,有关的数据,总共有2万多个数据进行监测,然后再来拿一个平均数,因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就是要托底,托底的话,这个底在什么地方?因此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测算,后来取到了这样一个标准值,这个标准值后来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经过省文化体制改革小组的讨论,再经过省改领导小组的最后审定,出台了这个《标准》,应该说这个《标准》既体现了国家标准的一些精神,同时又体现了我们浙江的一个实际。
这个《标准》提出来以后怎么来达到?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因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关键是要把我们落后的这些市县提上来,因为这个《标准》是我们省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低标准,这个底线标准是每一个县市都必须达到的,因此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个是淳安等26个县,这些县经济发展程度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所以就是怎么样给他重点扶持?同时我们又确定了7个重点县,3个重点市,就是最后面的这10位作为重点县进行管理。上上个星期我们对这10个重点县和市,在衢州专门召开了会议,由正省长主持会议,这10个重点市和县的一把手来进行汇报,叫他们拿出方案,如何在两年当中把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基本的县要达到,同时省里面省财政每年拿出5千万来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实施。
(浙江之声)
提问:刚才领导也提到我们省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有很多的短板,想问一下除了刚才介绍的,还有哪些新的举措可以推出来?谢谢。
金兴盛:我们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不在于我们服务的产品跟服务的内容,重点是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人群还存在着差异,这个短板主要是短板在这个地方。不同的地区我刚才讲了,就是区域之间还不均衡,城乡之间还不均衡,同时,人群之间还不均衡,你比方说我们一些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还有我们的农民工的这个群体,这些群体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比较少,因此,我们要补齐这个短板,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缩小人群之间的差距。那么要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就设置了两个均等:一是底线均等,所谓底线均等,就是说我这个规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就是一个底线,这个底线要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还有不同身份的人、不同民族的人都能够享受它;第二个是机会均等,因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还不像义务教育那样,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质的,但是公共文化服务就是说我提供这个产品以后,有人根据他自己的爱好,可能他不喜欢,比方说看书,有些人他说我喜欢看电影,不喜欢看书,有些人喜欢看书,不喜欢看电影,但是我们这个机会要给予,机会要均等,只要你自己愿意享受哪个公共文化产品,那么你都可以达到,所以这个就是补齐短板。
那么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补齐这个短板呢?我们想一个就是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因为我们文化建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布局的内容之一,所以要把这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纳入到我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城乡的专项等规划当中,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产品供给、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与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相匹配;第二个,刚才讲的补齐短板就是26个县和10个重点县,这些我们要补齐短板;第三个,制定五年行动计划。所以我们这个《意见》发布以后,我们还要制定一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五年行动计划,每一年都要列出任务,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第四,要加强协调,因为涉及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很广,职能部门很多,所以我们专门建立了一个协调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供的相关部门都在这个协调机构当中;第五,要加强考核,加强评估,我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究竟达到了怎么样的效果?我们还要通过评估,通过委托第三方的评估、自身的评估来了解这些情况。所以对这项工作我们现在在海盐,还有我们杭州的上城区,我们在搞试点,他们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好,同时我们在他们试点的基础上还要委托第三方来进行评估,使得这个评估的结果更加科学;第六,我们还要加强考核,要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纳入到党委政府的政绩考核当中,从而来推动这项工作真正能够得到落实。
(新华社浙江分社)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们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如何更好的服务于浙江广大的外来人口,也就是以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第二个,我们公共文化服务托底以后,会怎样促进文化消费?也就是通俗说,怎么解决好送戏下乡和买票进场的问题?谢谢。
金兴盛:这两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刚才第一个问题,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后,怎么样更好的服务于外来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确实刚才我讲了,我们这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推动人群之间的均等,浙江省确实是一个外来民工比较多的省份,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的权益,是我们工作的一大任务。对这项工作应该说我们浙江省还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你比方说东阳,他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让民工群体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在2013年,文化部还在我们东阳召开了现场会来进行推动。作为政府的话,东阳有很多的经验,作为我们省级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我们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刚才我前面讲到的,对农民工群体比较集中的地方,给他把一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送到他们那里去,与此同时我们现在见到一个可喜的现象,比如说我们台州黄营(音译),就是说他外来的农民工由政府无偿提供给他的房子,外来农民工自己办的一个文化礼堂,他的服务对象就是农民工群体。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还要采取更大的举措来推动这一块工作。
第二个问题,你刚才讲到的是文化托底促进消费,确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属于事业范畴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它的提供主体是政府,由政府来完全承担消费的成本,事业与企业之间确实有一个合理的界限,如果说事业过度发展,必然会压缩产业的发展,所以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有一个合理的界限,这个界限是什么?就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我们政府要承担的事业责任。但是这个也是一成不变的,这个就与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相适应,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它会不断的提高,像我们教育一样,大多数的国家规定是九年义务制教育,但是有些地方财政比较好,经济比较发达,他把高中段的教育也纳入到义务教育当中,因此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也是一样,那么我们这个《标准》是到2020年,那么到2020年以后,我们要重新根据那个时候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再来制定这个《标准》的程度,如果到那个时候我们财政情况比较好,那么这个《标准》肯定要不断地提高,但是在这个《标准》之外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那就要通过市场来解决,所以就是事业跟产业、政府跟市场的关系问题,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不知道这样回答清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