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收看“圆梦亚运”系列访谈节目。在上个月9月16日,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传来喜讯——杭州成功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亚运会再次花落中国!杭州,成为中国继北京、广州之后的第三座亚运之城。
可以说这是一个钱江潮涌、满城欢歌的幸福时刻。亚运会举办权的成功申办,对于浙江和杭州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亚运周期内,我们身边的城市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不少网友会问,家门口的健身场所、运动设施会不会增加,西湖边跑步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多,自己喜欢的球队有没有可能来浙江打一场比赛等等,可以说亚运会带给了我们太多的遐想。
为了验证这些美梦是否成真,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浙江省体育局局长孙光明来到直播现场。孙局长见证了杭州申办亚运会的全过程,他也会是2022年杭州亚运会筹备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在今天节目当中,孙局将和我们一起谈一谈杭州(浙江)与亚运会的缘起,以及亚运会将会给市民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
孙局长,您好,首先跟我们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孙光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我是浙江省体育局的孙光明,非常高兴与大家在《浙江在线》见面,也很高兴借《浙江在线》这个平台与大家一起聊聊有关亚运会的话题。
主持人:再次欢迎您做客我们的演播室,相信在这样的时间段请到孙局到演播室做客,可能很多网友就会知道,今天的话题和亚运会有关系。刚才我们也说到了,在9月16日那天,整个浙江迎来特大喜讯,杭州成功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这是每个杭州市民、浙江儿女的骄傲。请孙局长介绍下杭州申办亚运会的由来。
孙光明:说到浙江杭州亚运会的由来,说来话长。我们浙江是经济大省,尤其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民营资本十分丰厚。浙江也是体育大省,是迄今为止我们国家1984年恢复参加奥运会以来,每一届都获得金牌的两个省份之一。浙江的老百姓参与健身锻炼的热情非常高涨,体育需求相当旺盛。
比方说今年全省的马拉松就像如雨后春笋,今年多达20余场。杭州马拉松规定报名人数是3万人,最后报名人数接近7万人。我最近老是跟他们开玩笑,我这个体育局长没有什么后门好开,但是好多人找我就是为了马拉松报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经济社会、体育事业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自然而然地大家就期盼体育赛事的“大件”,期盼大型的综合性的体育赛事。
可以说,举办一届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是浙江人民一直以来的夙愿。我们也一直在争取、在努力,可能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们曾经先后3次申办全运会、城运会,但是非常遗憾,一直没有成功。这一次我们之所以会成功,而且是规模更大、规格更高、水平更高的亚运会?我想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点:第一,我们承办这样的综合性运动会,我们的条件本身是完全具备;第二,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刚才说了,我们先后3次申办,可谓屡败屡战,十几年的坚持,现在终于得到了回报,叫做“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三,这里的申报也是有一些技巧,一些诀窍,我们在关键时候也把握住了这个契机。
主持人:浙江、杭州为亚运会的申办做了哪些准备?杭州有哪些优势和不足的地方。
孙光明:这些年来,申办国际国内大型运动会如同一场场“大考”,竞争非常激烈,申办2022年亚运会同样如此。除了我刚才提到浙江、杭州这些年的积淀外,这次申办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为此会见亚奥理事会主席。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也非常坚定,国家体育总局鼎力相助,全省人民大力支持,杭州凭借突出的竞争优势和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最终脱颖而出。这里举个例子,申办陈述前我们专门邀请了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先生和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有关专家来杭指导,精心设计宣传片,认真演练申亚陈述,每位陈述人都做了精心准备,稿子逐字逐句推敲。总局刘鹏局长、杭州张鸿铭市长都演练陈述到凌晨,确保做到尽善尽美,体现中国、浙江、杭州的水准,展示我们的态度和素养。所以,那天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播放申办宣传片时,当以蒙太奇的手法呈现美轮美奂的杭州城市风光、人才辈出的浙江竞技体育时,原本平静的会场发出了很多“oh,yeah”(噢耶)的声音,这是与会代表用声音表达的点赞。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在宣布时也真情地说:“中国杭州有极大的申办热情,有很大的举办决心,也有很好的基础条件”。
杭州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杭州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又与上海毗邻,区域位置十分优越;二是浙江以及杭州的体育场馆基础良好、体育氛围浓厚、自然与人文环境俱佳,杭州还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这些都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更出色的发挥,也有利于亚运文化的更好传播;三是浙江也好、杭州也好,在体育方面的突出贡献有目共睹。刚才讲到,浙江是中国自1984年参加奥运会以来届届有金牌的两个省份之一,杭州先后诞生了5位奥运冠军、贡献了8枚奥运金牌。这一点,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说的非常好,“杭州集中体现了城市的美丽、人文的底蕴、经济的活力、包容的姿态,城市文化与体育竞赛的完美结合,这是这座城市承办亚运会最明显的优势,也是最重要的竞争力。”
当然,杭州不足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主要是缺乏举办像亚运会这样大赛的经验。不过,从明年起,杭州将先后迎来G20峰会、2017年全国学生运动会、2018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等办赛办会的考验,相信有了这一系列的锻炼,到2022年杭州一定能够举办一届成功、精彩、圆满的亚运盛会。
主持人:当杭州申办成功后,网上也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说杭州是唯一的申办城市,杭州办这样的大型活动是劳民伤财?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孙光明:确实听到了这样的一些声音,很正常,有不同的声音完全可以理解。这些声音,有些是善意的担心,有些是对情况不够了解,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别有用心、恶意挑刺的。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次亚运会的申办,竞争异常激烈,杭州得来并非易事。这个竞争有多个层面:一是国外其实也有好几个国家申办,由于杭州得到了亚奥理事会的支持,亚奥理事会积极沟通做工作,这些国家有的退出了竞争,有的退后四年申办2026年的亚运会了;二是国内竞争也很激烈,也有好几个城市提出了申办意向,条件都很优秀。还有来自其它层面的竞争。
我觉得有一点我们还是要清醒,不是说其他国家对大型运动会不感兴趣,不想办了,这不是事实。像奥运会、世界杯这样的大型运动会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国家都想办,都在积极争取。比如巴黎这样著名的国际大都市,知名度够高了吧,它还是在积极争取承办奥运会。当然有一点我们要做好,就是要节俭办赛,办运动会不能铺张、不能奢侈,不能大手大脚。
杭州这次申办亚运会的主题4个词,“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我们专门承诺要节俭办赛,有的市民同志担心办亚运会要建一大批比赛场馆,会花很多很多的钱。办亚运会当然要建场馆,当然要花一些钱,但我们绝不会大手大脚,绝不会重复建设。实际上,杭州的体育设施条件很好,奥体中心在建,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部门已有的一些场馆,那么多高校的场馆,稍加改造完全可以用起来,基本可以满足亚运会的办赛需求,不需要再大规模新建比赛场馆。如果要新建也就是要建个亚运村,但亚运村是可以二次开发的,是可以走市场渠道的。总之,场馆建设方面我们一定会按照“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这样的思路来,力求节俭,决不铺张。
主持人:主持人:按照以往大赛经验,会有主办城市外的其他地区参与到部分赛事中。2022年亚运会,除杭州外,浙江省内的哪些城市将有机会参与到其中?孙局长,能否提前透露下。
孙光明:如果把亚运会比作是一场“盛宴”,那杭州无疑会多吃一点,其他城市肯定也会分享到一些。很想告诉大家哪些项目在哪里办,哪些城市可以分享,但现在我也不知道。目前还在调研摸底,还在研究方案,还早,毕竟申办成功还不到一个月,毕竟还有7年的时间。
主持人:目前网友们对于亚运村的选址都非常关心,孙局长能否提前透露下,亚运村会做哪些考量,会有怎样的要求?
孙光明:的确,亚运村的选址广大市民非常关心,这几天我就接到几封市民来信,推荐选址方案。亚运村的选址必须考虑3个因素:一是满足亚奥理事会的要求(两点:容纳1.5万人的食宿,距离主体育场不超过半个小时车程),这个申办时有承诺,必须兑现;二是符合杭州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你不能因为要办亚运会,把原先确定的一些东西都改变了;三是必须考虑亚运会后的二次开发。不能选很偏远的地方,现在对大型体育场馆闲置有一些垢病,其实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选址不当,太偏、没有人气,你怎么二次开发?你怎么再次利用?因此,亚运村放在什么地方这件事还是要认真研究。目前,杭州市正在谋划、论证中。
主持人:孙局长,现在申办成功了,亚运会也进入了实质性的筹备工作,这个工作流程是如何的?有哪些规划?目前是什么阶段。
孙光明:的确,作为体育局长,真正的压力来自申办成功之后。筹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及早启动,精心谋划。
根据亚奥理事会的要求,申办成功以后,一般要在半年内组建筹委会,这件事正在酝酿中,国家体育总局会给我们一个指导性的意见,然后我们把筹委会搭建起来。
虽然离正式举办还有7年时间,似乎时间还早,但有些准备工作其实不能等、不能拖,必须马上启动。比方说场馆情况、比赛项目安排等,这件事也已经开始做了,上个月我们成立了一个调研小组,省市联动,先把场馆底数摸清楚,为下步决策做些基础工作。
主持人:亚运会将是杭州和浙江历年来承办的最大的赛事,缺乏大赛经验的我们是否会去参考其他城市的经验和模式?
孙光明:当然会,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很有必要,筹备过程中我们肯定会和北京、广州、南京等举办过亚运会和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城市积极联系,加强交流,但我想杭州亚运会肯定也会有杭州、浙江自身的特点,不会一味套用其他城市办赛模式,对他们好的做法要吸收消化,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办赛路径。比方说我们提出了“智能亚运”的口号,这次申办,阿里巴巴的金总也去了,这个是我们要下功夫的地方,也会是2022年亚运会的一大亮点。
主持人:现在距离亚运会举办还有7年时间,在这7年时间里,杭州和浙江是否会考虑引进其他大型赛事提升我们的赛事管理和运作水平。
孙光明:当然会。刚才,我也提到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已经确定下来的杭州将举办2017年全国学生运动会、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此外,绍兴将举办2017年皮划艇马拉松世界杯和2019年皮划艇马拉松世锦赛,衢州将举办2019年全国智力运动会,宁波、温州也计划申办一些大型单项赛事,等等。我相信,有了杭州亚运会的东风,这7年里将会有更多的大赛落户浙江,也算是亚运会前的预热,届时大家能真切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以及带来的快乐!
主持人:对于“家门口”的亚运会,您对浙江健儿有哪些期待?
孙光明:在“家门口”参赛,有了父老乡亲的加油助威,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浙江体育健儿站到最高领奖台,升国旗,奏国歌,为国争光,为省争誉。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早点着手,早点布局,对竞技人才的培养作出通盘考虑,重点是抓好传统优势项目青少年苗子的培养,如游泳、射击、举重等,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多拿金牌、取得优异成绩,打好基础。
主持人:亚运会的举办将对浙江的体育产业产生哪些刺激和影响?
孙光明:体育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亚运会来到浙江,为浙江体育产业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去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我们省也制定了《实施意见》。我们在《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超5000亿,在GDP中的比重达到1.6%。亚运会的筹办,我觉得这个目标可以提前实现或超额完成。这种乐观估计,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全民健身的井喷式高涨。浙江的全民健身有着很好的基础,目前的体育人口达到35%,总人数接近2000万。我们都知道,竞技体育对全民健身是个引领、示范,亚运会来到浙江,浙江的全民健身必将掀起新的高潮,老百姓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必将极大增强,运动休闲、体育旅游、体育竞赛等方面的市场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开发,体育产业将迎来新的、更好的发展。
二是体育竞赛市场的不断繁荣。以今年为例,全省的马拉松赛事达二十多个,直接参与人群超过10万人次,为营造浓厚的亚运氛围,包括2018年杭州短池世锦赛这样的国际A级赛事,以及其它高水平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将越来越多地青睐浙江市场,这对竞赛经济的发展是极大的撬动。亚运会举办之时,必将涌进大量的人流,由其带来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定是十分可观的。
三是更为重要的是社会资本对体育的参与投入。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借助亚运会这股东风,或引发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体育的高潮。在申办阶段已有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家率先试水,包括莱茵体育、阿里巴巴等上市企业均已华丽转身投资体育。大型赛事对社会资本的刺激将是长期的、深远的,因此随着亚运会筹办的推进,浙江的体育产业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也将为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浙江将如何结合亚运会的契机,推进全民健身发展?
孙光明:竞技体育有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为国争光;一个是对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的引领和示范。举办亚运会对浙江全民健身发展肯定会产生极大的推动,办好亚运会也离不开良好的氛围营造,需要通过开展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志愿服务奉献亚运等活动,广泛发动全省人民关注亚运、支持亚运、参与亚运,凝聚起全省人民的热情与力量。
我们将以筹办亚运会为契机,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搭乘亚运快车起跑、赶超,使浙江的体育事业、全民健身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不仅是一句人皆熟知的口号,更应是一种自觉的行动。由此带来的,是民众身心愉悦,健康素质提高,幸福指数提升,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亚运红利。
主持人: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的访谈也将进入尾声了。孙局长还有什么话跟我们网友说?
孙光明:亚运申办前,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听取了申办情况的汇报。夏宝龙书记、李强省长都讲到:举办亚运会是一件大事、好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万里长征,我们才刚刚开始。在全省人民的支持下,杭州成功获得2022年亚运会的举办权,下一步筹办亚运会同样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坚持“开门办亚运会”,希望广大网友继续关心支持杭州亚运会的筹备工作,多给我们提宝贵的意见,欢迎大家“灌水”、“拍砖”,群策群力,力争使杭州亚运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圆满的盛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孙局长的光临,网友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