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援非抗击埃博拉医疗团队:浙江勇士西非撒播大爱
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在西非流行并快速蔓延。我国政府决定派出成建制医疗队援助有关国家。浙江主动请缨,派出精干力量参加了援非抗疫行动。
这是一场殊死的战斗!所有医护人员都知道,他们面对的,是高达50%至90%的死亡率!这一次援助行动,将要冒极大的生命危险。15名浙江医疗队员牢记使命,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
让我们牢记勇敢者的名字
1月6日,根据国家下达的指令和任务,我省派出10名队员赴利比里亚执行抗疫任务。他们是浙江省人民医院主治医生汪明珊,团支部书记、护师章倩,主管护师李淑燕,主管护师于红英;浙医一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黄建荣,院感部主任、主任医师汤灵玲,感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徐小微,急诊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赵雪红,ICU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高春华,主管护师卞丽芳。作为地方医疗机构派出的第一支援非医疗队,浙江医疗队员们混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批154人援利医疗队。
此后不久,我省又派出5名队员分赴塞拉利昂和马里执行任务。援助塞拉利昂的是浙江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蔡剑和浙医二院感染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徐峰;还有3人援助马里,他们是浙江省疾控中心所长助理、主管医师凌锋,浙医二院主管医师、主任陆群,杭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副科长孔庆鑫。
在医疗队中,浙江队员黄建荣主任医师担任了留观区的副主任,徐小微副主任医师担任了接诊区的副主任,汤灵玲主任医师担任了感染防控督导小组组长。
一丝不苟,大爱无疆
“我在郊外开车,赶去看一位疑似埃博拉的病人。那是个孩子,有着大大的惊恐的眼睛,美丽却无助。我赶啊赶啊,可是总是看不清前面的路……带着满头大汗,我又一次从梦中惊醒,看到身边熟睡的妻儿,我意识到我已经回来了。我知道,那个清澈渴望的眼神和抗击埃博拉的日子一起,将永远留在我心中。”就像徐峰的述说,所有队员在非洲都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更是把中国医生的大爱撒播在了那片贫瘠的土地上。
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SKD体育场。中国援利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简称中国ETU)就位于体育场对面。
建筑面积约5700平方米的ETU,包括门诊接诊区、病房留观区、病房治疗区和辅助用房四个部分,各区域之间通过铁丝网和栅栏进行严格隔离,并用不同颜色区分为污染、半污染和清洁三个区域。体育场看台下的房间就是医疗队的宿舍。医疗队采取封闭式管理。ETU和生活区的所有设施、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都要自己完成,所有事项都需要自给自足。
在利比里亚期间,中国医疗队门急诊共接诊病人61例,收住病房38例,其中确诊埃博拉病人5例,治愈和好转3例。随着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得到控制,中国援利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中国ETU)的最后一例确诊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在3月5日出院……
塞拉利昂,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可当地人的卫生知识更加“贫穷”——“当地民众竟然不相信埃博拉是真的!”队员们震惊之余,着手将原本7个小时的培训课程精简到两个小时,以便当地人尽快意识到疫情严重性。很快,防控工作走上了正轨。在塞国的62天,共培训社区和医务人员1300人次,指导完成69例埃博拉预警病例与14例确诊病例,和607名密切接触者调查处置、隔离管理,并完成了12名社区卫生中心负责人专业培训12次。
浙江医疗队还为中国温州市慈善总会牵线搭桥,设立了“援利基金”,促成了中国民间首次对利比里亚针对埃博拉的经济援助,募集善款20万元及温州侨联给予队员们的2万元慰问金用于资助生活困难的埃博拉幸存者及遗孤,安置埃博拉孤儿的“温州希望之屋”已在建设中。
曾有个十一二岁的埃博拉孤儿,偷偷跑到队员身边说:“把我带去中国吧,我想当医生救人。”中国,已经成为当地最有善意、最充满生命希望的名字;每到一个地方,当地人见到队员说的最多的就是“China,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