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G20峰会专题 > 浙报全媒体报道 正文
民企全球化之路怎么走?万丰集团用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2016年08月25日 04:54:03

  浙江在线8月25日讯(浙江日报记者刘乐平)民营企业是我国企业国际化最具活力的一股力量。这几年,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企业外向直接投资中的比重迅速提升,浙江民企更是我国民企国际化程度最大的群体之一。

  在海外并购涌起的“浙江潮”中,陈爱莲和她的万丰集团是其中最精彩的浪花之一。万丰集团立足国内,以浙江为基地辐射,加速全球布局参与全球竞争,向世界秀出浙江民企厚重的“国际范”。

  如果把每家中国企业的成长比作一个“局”,那么,有20多年发展历史的万丰集团就是一个睿智的布局、破局、对局高手,下出了一盘深度融入全球化、互利共赢发展的“万丰局”。民企全球化之路怎么走?万丰集团用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布好全球局下出共赢棋本报记者刘乐平

   [布局]

  在最好的时机入场

  美国时间8月5日,陈爱莲出现在密歇根州沃伦市的焊接机器人公司Paslin工厂,公司CEO Kirk迎来了他的新老板。没错,这家国际领先的焊接机器人应用系统服务商如今的老板,正是来自浙江新昌的陈爱莲。

  今年4月18日,美国密歇根州沃伦市,万丰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斥资3.02亿美元收购美国焊接机器人应用系统服务商Paslin正式交割。这场历时5个月的海外并购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机器人企业规模最大的一起跨国并购案。

  浙江万丰为何要在此时并购Paslin?万丰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给出的理由是:Paslin的805个员工中有400个技术工种,万丰要达到这一水平,至少要10年。而通过并购可以进入更大的市场,品牌产生很大溢价,制造水平与世界领先技术的差距也将缩小。

  看上去,陈爱莲总能在最好的时机入场。

  事实上,万丰集团对机器人行业的关注由来已久。2004年,当时的万丰成立了一个项目部,对一些有长远发展价值的项目进行调研。当时选了3个项目进行讨论,工业机器人是其中之一。当时,机器人项目进入董事会层面进行讨论时,8个董事会成员有7个投了反对票,唯一也是最关键的一张支持票来自陈爱莲。2007年首台万丰机器人下线。此前,万丰机器人以自动化铸造、打磨、清理、取件等领域见长,并购Paslin后,可以为客户提供从毛坯获得,到机械加工与部件连接一体化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这起成功的并购绝非“任性”。陈爱莲和她的团队在下决定前,经过了认真的市场考察,并做了非常周密的战略考量:“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机器换人”是战略机遇,以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为基础,市场需求巨大。陈爱莲认为,“十三五”期间,如果发展得好,机器人会为万丰集团贡献三分之一的产值。

  基于同样的战略考量,万丰集团正通过并购迅速切入航空制造领域。目前,捷克一家轻型飞机制造企业的收购已经完成。去年以来接连收购的加拿大DFC航校、美国夏威夷航校,今后将成为万丰培训飞行学员的机构。此外,收购加拿大一家公务飞机生产厂家的事宜也已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有望下半年交割完成。

   [破局]

  在创新中迈向高端

  企业走出去,目的是要在互惠共赢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就产业层次而言,我省多数民企仍然集中于传统制造业领域,在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看来,这些产业在投资额、技术标准等方面的进入门槛不高,企业间竞争虽然激烈但优胜劣汰机制较弱。要成功走出一条全球化发展之路,并非易事。

  汽车零部件起家的万丰集团,又是怎样做的呢?

  解开这个谜团,要从2010年10月陈爱莲召集的“黄山会议”说起,正是在那次有300位集团精英骨干参加的会议上,陈爱莲提出,万丰应该基于“大交通”概念,快速进行国际化并购的动作——这就定义了万丰努力的方向。

  2013年底,万丰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对全球镁合金领域的领跑企业——镁瑞丁的全资收购。这是万丰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外并购。当时万丰用15.3亿元收购镁瑞丁时,曾被外界认为,这是一笔超出被收购企业资产价值的买卖。而在陈爱莲看来这笔买卖很划算:在镁合金领域,镁瑞丁是一家领导型企业,不仅在材料研究和制造方面处于产业前沿,而且应用方向主要集中在“大交通”配件上。

  更重要的是,万丰与镁瑞丁共同处于汽车配件领域,有着共同的客户。镁瑞丁可以贡献给万丰的价值在于,由于万丰正在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镁瑞丁则是一家技术引领型企业,它在科研和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具体环节当中,可以与万丰分享的要点很多,可以加速万丰转型升级。

  海外并购的“协同效应”,体现在并购Paslin上同样如此。同样是做机器人,并购后,万丰科技公司的产业链将从之前的部件到单机再到生产单元,最后扩展到自动化生产线的系统集成商,也打通了万丰科技从机器人本体到大规模机器人系统集成的上下游产业链。

  在定位于“大交通”领域后,万丰发现自己的可扩张空间非常大,比如通用航空就是一片蓝海。陈爱莲认为,未来10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将迎来井喷式增长的黄金时期,就像20年前我国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一样,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

  通过并购,万丰集团进入了三块业务领域:飞机及零部件制造(直升机、公务机);通航运营,包括航空物流、教育培训、经济救援等;通用机场的建设运营。公司未来的战略目标是实现500架飞机的制造和200亿元的销售。

  陈爱莲坚信,中国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让民族品牌嫁接上国际最先进的理念和工艺,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甚至成为世界著名品牌。

   [对局]

  在融合中创造价值

  跨国并购,买下来只是第一步,而后的管理才是真正的考验。尽管前期曾有过数次深入的沟通,但被收购方依旧不无担忧:一家来自中国一个山区县城的民营企业,究竟会把这家有着悠久历史的企业带向何方?

  对万丰而言,面对一家有着1600多名外籍员工的公司,收购之后如何在企业文化上进行融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收购完成后,陈爱莲曾带领高管团队专程前往镁瑞丁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生产基地了解情况。每到一处工厂,她都召开交流座谈会,使镁瑞丁管理者迅速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什么是真正的重组?是要形成合并后大家都认同的一种文化,对合并后的企业的自我认同。”陈爱莲信心满满,她认为最关键的在于双方价值观能否高度一体,万丰集团要以宽大的胸怀、信任和尊重容纳天下有识之士。

  “并购绝不是谁买了谁,而是合作。”陈爱莲常常对部下说,“如果你把并购看成是一次‘吞并’,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冲突、矛盾都会增加,但如果是合作的话,双方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就可以一起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购Paslin时,与万丰同台竞争的既有来自加拿大的企业,也有来自国内的机器人行业知名企业,最终赢得Paslin公司青睐的却是万丰集团,历时5个月,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成功“抱得美人归”。除却对行业的深刻认识,以及万丰机器人未来的远景规划,最让对方心动的是,他们觉得陈爱莲和万丰是“同道中人”。并购加拿大的全球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镁瑞丁两年内,万丰集团就创造收益增长10倍的业绩。

  Paslin公司首席执行官柯克·戈因斯说:“我们很高兴能够加入万丰集团,并相信此次合并将有利于我们的客户、员工和业务合作伙伴,帮助我们快速实现显著增长和扩大。万丰的资金实力和运作能力,其卓越的研发精神,将推动Paslin继续成长。”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认为,中国企业想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中国想要成为更强有力的经济体,就必须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企业也必须要更积极、更主动地开始全球化。在他眼里,利用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陈爱莲和万丰集团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万丰集团大事记

  1994年

  万丰集团创立,万丰铝轮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1999年和2001年

  先后收购两家韩资企业,迈出了国际化扩张的第一步。

  2001年

  万丰自行研制的WFZJ低压铸造机通过国家级鉴定,为进军装备制造业打下基础。

  2002年

  承担国家863项目,开始新材料镁合金的产业化道路。

  2004年

  成立企业院士工作站。

  2005年

  第1亿只万丰铝轮下线。

  2006年

  万丰奥威(002085)股票作为行业第一股在深交所上市。

  2008年

  在上海设立投资公司,万丰进入金融投资领域。

  2009年

  万丰自主研发的首台智能机器人正式下线。

  2012年

  万丰与中汽中心合作,开发新能源混合动力项目。

  2013年

  加快国际化进程,万丰收购加拿大MERIDIAN公司,并在印度投资建设万丰铝轮公司。

  2014年起

  并购两家达克罗公司,万丰成为涂覆行业国内领跑企业。

  2015年起

  万丰航空小镇奠基建设,先后并购加拿大DFC航校、捷克DF航空、美国夏威夷航校以及加拿大和意大利的飞机制造公司,万丰全面进军通用航空领域。

  2016年

  万丰并购全球最大的焊接机器人公司美国PASLIN,迈入智能制造全球一流企业行列。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杨静涛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