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新闻中心中秋特别策划:游子踏归程 浙商谋新篇

葡萄牙浙商回”家“创业 企业迎来绝佳发展机遇

7年前,陈坚从葡萄牙回乡投资,创办了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如今,企业已连续两年成为平湖市新埭镇的纳税冠军。他不禁感叹:“浙商回归这条路真没走错,故乡不仅酒浓月圆,而且有绝佳的投资环境。”

29岁,陈坚毅然背起行囊,前往葡萄牙打工创业。在异国他乡想要有所建树,必须付出非凡的努力,个中艰难可想而知。陈坚说,在国外他没有过过中秋节,几乎每天都在欧洲各国奔忙,乘坐飞机辗转。也正是靠着这股拼劲,让他在里斯本站稳了脚跟。

2000年,陈坚在里斯本建起第一座中国小商品城,成为葡萄牙乃至西欧第一家由中国人经营的集中式专业批发市场。而两年后,另一座规模更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又在陈坚手中创立。

生意顺风顺水,常年往返国内和欧洲的陈坚,也亲眼见证了两地的变化——欧洲经济下滑,生意越来越难做。而国内,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着无限发展空间。“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亲”,回国创业的念头,开始在陈坚心中浮现。

“是时候做些改变了。”2003年,陈坚动了回国创业的念头。可是,去哪里发展,做什么行业?寻寻觅觅6年之后,他终于决定将企业落户嘉兴——在平湖市建立了国际进口商品城,也是亚洲最大的专业进口商品批发市场。

 提到企业落户平湖的原因,陈坚看重故乡的“情”——当地政府欢迎浙商回归的真诚和务实打动了他。“在外的浙商就像是一只小鸟,如果要回巢,得看主人态度和这个巢穴附近的环境如何。”     【阅读全文】




过节仍不忘充电取经 “回归”温商誓将创新进行到底

今年中秋节,恰逢一年一度的“世界温州人大会”举行,冯易乐坐不住了,他准备赶赴这场行业盛宴。“以前回家过节都是喝酒吃饭,现在我们温州企业家更愿意参加这种聚会,拉家常的同时聊聊生意经,相互学习,将来把企业做得更好更强。”

 冯易乐直言,之所以选择回乡创业,除了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情,家乡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所孕育出的良好投资环境让他和一大批温州商人看到了无限商机。

“政府服务提升了,交通硬件设施也改善了,大家的投资信心更足了。”这是冯易乐回乡创业的理由。尽管全球经济形势尚未走出低迷,但温州人骨子里特有的拼劲激励着他“迎难而上”,在故土重新出发。

刚刚过去的G20杭州峰会给冯易乐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创新”这一主题。在他看来,技术与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决定着企业的上限与发展空间。

“资金易得人难得。”冯易乐告诉记者,为了“求贤”,他先后建立了深圳、福州、成都三大技术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起了稳固的技术合作。“公司里一位博士还是我们特地从福建招聘来的,为了留住这些人才,我们提供了各方面的优惠措施,希望他们以后在平阳扎根,为企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出力。”

 今天是中秋节,冯易乐与家人吃完团圆饭之后便要赶赴另一场“盛宴”——2016世界温州人大会。

吃饭送礼的传统过节方式逐渐被同行聚会所取代,冯易乐和他的商界朋友都乐见这一变化。老酒换成清茶,家常变为取经,这个节日,冯易乐依然忙碌,却无比充实。

尽管纵横商海多年,冯易乐仍表示,自己得多听听、多学学,从商界前辈、经济专家那儿吸收更多“养分”,好为企业的发展充电加油。  【阅读全文】

立足家乡展望世界 浙商“创二代”自信迎接挑战

“从东北到台州,从传统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这条“浙商回归”之路,邵奕兴的父辈走了26年。身为新一代浙商代表,“85后”的邵奕兴从父亲手中接过沉沉的担子,立足家乡、展望世界,走出一条名为“创新”、“活力”的发展新路。

提及重回家乡创业,邵奕兴认为,父亲这一决定意义深远。

近日,《台州市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根据该规划,“十三五”实期间,台州实行“558”大物流战略,构建“水陆一体、设施完备、多业联动、错位发展”的物流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市力争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10%左右。规划项目总投资530亿元,共涉及50个项目。

实际上,台州近年来在物流设施的优化上不断“出重拳”,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这无疑是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产品价格优势的利好信号。而在邵奕兴看来,这也是父亲选择“回归”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台州市经济合作办公室统计,当前在外台州商人达120多万人,另有10多万台州籍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仅2015年,台州引进“浙商回归”到位资金360多亿,比2014年增长80.19%,比省里定下的210亿元多了50%多。

“眼下,台州的投资氛围很好,政府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视,每一个片区都设置了相应的联络人,企业有什么需求可以直接找到联络人,省去了以往繁琐的审批流程,打通了政企对接的‘最后一公里’。”这样“保姆式”的政务服务,让邵奕兴觉得非常贴心。

在当前全球经济依然低迷的大环境下,政企携手共度难关的“抱团”之举,给踌躇中的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阅读全文】




"遍地开花"的义乌商人把总部迁回家 在梦开始的地方深扎根

“义乌是我的根,也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30多年来,金田阳光投资集团董事长、义乌商人金位海走南闯北,但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金位海的事业也从来没有离开义乌,他在全国各地复制“义乌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初,金位海和众多的“义乌货郎”们一起“挑”出了最初的小商品市场。

“我的家在义乌,我终归是要回来的。”在外闯荡十几年,金位海说话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那股“义乌腔”。金位海说,多年来,许多义商一直忙于在外创业创新闯天下,但对家乡从来不曾忘怀,家乡政府的关心关怀也让我们更加迫切地想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今年农历正月初六,义乌首届世界义商大会召开,义乌用真心和乡情向在外拼搏创业的义乌游子发出了深情地召唤:义乌是义商的根,是义商永远的家,根深才能叶茂。在“浙商回归”、“义商回归”的号召下,金位海毅然决定把金田阳光总部迁回家乡义乌,正式回归。如今,位于义乌金融商务区的金田阳光总部经济大楼正在建设中,项目总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达68344.16㎡。

作为义商总会副会长,金田阳光投资集团董事长金位海说,义乌接下来的发展规划让他非常感动和振奋,无论走到哪里,他都积极向合作伙伴推介义乌,希望更多企业来义乌落地发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浙江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金位海表示,希望广大义商、浙商积极整合积累经验、资源、市场,积极推进产业回归、资本回归、总部回归、人才科技回归、社会公益事业回归,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有效匹配,在谱写“发展浙江”的新篇章中实现企业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有机统一。  【阅读全文】




西班牙浙商回国重拾餐饮梦 餐厅见证杭州国际化发展

中秋小长假,位于黄龙饭店西门的巴特洛西班牙餐厅门庭若市,忙得不亦乐乎。“我连自己的生日都没时间过。”董事长尹曙向记者说道。G20峰会期间,这家由几位从西班牙回来的浙商合伙开的餐厅,先后接待了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夫妇、阿根廷驻华大使夫妇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1995年,来自丽水青田鹤城的尹曙、潘丽影夫妇前往西班牙创业打拼。先在巴塞罗那经营国际贸易,后又开了三家中餐馆,让许多西班牙人爱上了地道的浙江美食。同时,尹曙夫妇也发现,西班牙菜与中国菜的食材、口味、烹调方法都很相似。于是,回国开西班牙餐厅的念头开始在夫妻俩心里萌生。

2007年,尹曙毅然携妻子回国发展,但并没有回到浙江,而是在安徽经营起消防器材生意。直到三年后,夫妻俩看到了杭州市场的潜力,埋藏心底已久的餐饮梦想被重新拾起。

“开正宗的西餐厅投资高,风险大。我们考虑了很久,决定把地点选在杭州。”尹曙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因为我们相信浙江的市场潜力,也相信杭州能够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夫妻俩在白沙泉开了杭州第一家专营西班牙菜的餐厅,取名“巴特洛(La Pedrera)”,店里的橄榄油、火腿、芝士、香肠等都是直接从西班牙进口的。 “我们求的就是原汁原味,西班牙菜几乎没有进行改良。”尹曙说。

尹曙介绍,这几年随着在杭工作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巴特洛餐厅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不少北京上海的外国人也知道杭州有家正宗的西班牙餐厅。“巴特洛”还被网友评为“杭州最佳西餐厅”之一。

由于社区整体规划重建,巴特洛暂别白沙泉,并于今年七月搬至黄龙饭店西门重新迎客。店面更大了,装修更好了,还邀请了前米其林西班牙大厨担任主厨,配上弗朗明戈音乐、炫彩琉璃装饰以及抽象派油画,餐厅西班牙风味更浓了。  【阅读全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