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新疆阿克苏地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结果揭晓,杭州女教授顾大朋名列其中,并获得“大爱援疆奖”。
该评选活动自今年2月开始启动以来,经过推荐人选、确定候选人和投票、组委会审议评选和公示等环节。评选活动得到全地区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热情参与。
1982年出生的顾大朋是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浙江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后,2017年2月22日,她离开工作了八年的江南杭州,来到了塞外“白水城”。在阿克苏教育学院,顾大朋成为该学院的“双语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小学汉语2班的老师。
热爱中国文化的顾大朋大学毕业后,先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做传播国学工作,曾经点校最近出版的浙江省大型文化出版工程的“浙江文丛”(第一期)第一套作品《楼钥集》和最后一套作品《俞樾集》。
2009年,热爱直面教孩子中国文化的她,决定去学校当一名国学教师。
说起援疆的初衷,顾大朋的记忆回到了2015年5月的一天,她还在浙外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学教育,在讲解边塞诗人岑参的《送人赴安西》诗作时,当念到:“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她的思绪就飘到了“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的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她解释,岑参在唐天宝八年(749年)曾在安西四镇节度使工作过两年,安西是唐代所治六个都护府之一,治所多有变更,当时就从现在的吐鲁番地区移治现在的阿克苏地区。
“唐代诗人崇尚‘壮游’。”顾大朋认为人生应该经历一次壮游,“它不仅仅是游山玩水,而是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它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更多人的需要。”
因为浙江援助阿克苏的机缘巧合,她开始报名援疆。她解释自己报名援疆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决定,所以当第一次报名没有入选,她没有气馁,等到两年后第二次报名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浙江省第九批援疆教师。
2017年2月22日,顾大朋告别丈夫和六岁的女儿,带着对“壮游”的憧憬,从杭州飞到新疆阿克苏,随后住进了阿克苏教育学院知恩楼。因为楼里面一起住着浙江支教团的20名援疆老师,当地人就管它叫“浙江楼”。
当年的3月6日,顾大朋参加了“浙江援助阿克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首期培训班开班典礼。她在现场聆听到阿克苏教育学院院长张淑萍在开班仪式上提到,未来一年半,将会有2400名当地双语教师经过系统培训,回到各自学校成为优秀的双语教师,把国学和国语相结合,推动地区双语教育发展。
“在开班仪式上,院长一句国学和国语相结合的提法,当时就让我怦然心动。”顾大朋马上行动起来,她先是自费从浙江古籍出版社购买了自己编辑的《经典抄诵系列:论语》当班上的国学教材,并利用自己的朋友圈,一位朋友寄来40多本字帖,请绍兴的支教同行诸永兴老师担任班上的书法老师。
一年来,顾大朋除了担任的“双语提升班”小学汉语2班副班主任,还教授学科教学论的主课。此外,她利用自习课时间教国学,让学员每天诵读十遍《论语》的一篇,还要每周抄写一篇《论语》。
此举也赢得了院长张淑萍的认可和赞赏。她说,顾大朋老师的国学教学活动相当有创意,很接地气,效果也很好。“与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的、以及学院正在全力推进的民族团结一家亲、规范国家通用语言以及国学进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精神完全契合。我们已经安排学校学生处等德育部门制订方案,在全校加以推广。”
在对提升班的教学过程中,顾大朋和班主任林春梅渐渐发现一个问题,虽然学员是从当地各个基层学校选拔上来的优秀双语教师,绝大部分还通过了MHK(民族汉考)水平等级考试,而且在日常交流中看似也没有语言障碍,但是,只要涉及到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成语、歇后语、古诗词之类,比如温故知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劝君更尽一杯酒等等,班上的学员几乎都听不懂。
“维吾尔族学员优点很多,除了热情开朗,能歌善舞,我更感动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勇于提问、刨根问底的精神。”一次,顾大朋教学员听写《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就闹了笑话——有人想当然地写成“无后伟大”,还有人写成“无后未大”,更有人写成了“无后惟大”,硬生生改变了原意。
与此同时,顾大朋了解到,这些少数民族学员念了双语班都要取汉名,于是好多男同学的叫成龙,好多女同学的叫范冰冰,还有两位学员,一个要叫顾大朋、一个要叫顾小朋,结果被班主任否决了。
经过一个月的国学经典朗读课,让顾大朋萌生了新的想法,不如用《论语》给学员们取一个地道好听而且有内涵的汉语名字。顾大朋告诉记者:“我的名字是外公取的,出自《周易·蹇卦》的‘大蹇,朋来’。意思是大人在艰难中能够保持谦虚的态度。也许是心理暗示吧,我的人生总会遇上朋友来支持我。”
那天上午,顾大朋上课说了句:“在传统社会,我们中国人的名字是有出处的,许多古人的名字都出自于四书五经。比如具有汉族和龟兹双重血统的的白居易的名字,就来自《中庸》的‘君子居易以俟命’。”结果,班上这群平均年龄在35岁的40多位少数民族学员,几乎炸了锅,纷纷要顾老师给自己用论语取名字。
原来想叫“顾小朋”的阿里木学员,是来自拜城县拜城镇铁提尔村小学的老师,他的新名字叫“安礼和”,取自《论语·学而第一》中的“礼之用和为贵”。他的老师阿尔哈提江也在同班就读,因为很喜欢顾大朋老师,就把自己的汉名也叫“顾大朋”,还设计了许多花式签名。后来,顾大朋给他取了一个新名字庞思齐,出自《论语·里仁第四》中的“见贤思齐”。而后,全班42位少数民族同学都得到了一个出自《论语》的国语名字,惹得其他班的“成龙”、“范冰冰”非常羡慕,纷纷来班里找同学打听取国语名字的技巧。
顾大朋说:“有一档《朗读者》节目很火,我们除了朗读经典,还要书写经典,最后应该会理解经典。我认为,只有通过学习经典,才能让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最好的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最好的传承。我有幸在祖国边疆传播国学,觉得这项工作更有意义。”
“万里驰援弘国风,欣看巾帼亦强雄。育人应是安邦策,三尺讲台百世功。”这是浙江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陈加元创作《顾大朋同志国学援疆有寄》里对顾大朋老师的寄语。顾大朋老师对国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研究,在援疆期间,她充发挥用自己的专长,以弘扬传播优秀国学为己任,以爱援疆、以文化人,为当地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各方高度评价,其援疆期间以担当奉献精神致力于国学传承传播的有关事迹受到广泛称赞。
据悉,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零距离和“青春阿克苏”微信公众号刊载“首届地区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消息后,仅阿克苏零距离阅读量就超过15万人次,投票总数近10万票。(高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