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让更多年轻人走进菜市场 菜场改造热背后的探索

字体:
—2024—
02/02
18:13:49
2024-02-02 18:13:49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包勇

  浙江在线2月2日讯(记者 包勇)色彩鲜明“生鲜”蔬菜摆台、集聚人气的“网红”面馆,清新小资的咖啡馆,市井烟火气的杭州小吃……1月,杭州市西湖区新“上新”一批农贸市场,吸引了不少周围市民和打卡的年轻人。

  今天,浙江在线记者从杭州市西湖区获悉,这股菜场改造热,是探索以“一菜一早”(买菜、早餐)为切入口,通过“高品质菜场+多业态早市”,推动农贸市场从传统需求型向品质活力型转变。

2222222.jpg

东山弄市集现场图 记者 包勇 摄

  “传统的农贸市场主要承担城市农副产品流通职能,功能单一、客流逐步减少。”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市场规范管理科李任军一语道破个中缘由。

  如何破题?西湖区专门组织市场运营负责人到上海、苏州考察,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听取市场、商户、群众的意见建议,最终为每个农贸市场量身定制提升改造方案,让每个农贸市场独具特色。

  比如,文二菜市是国内一流建筑设计师主持设计,颠覆传统农贸市场的理念和布局,主打烟火味、年轻态与新消费的有机融合,突出工业遗风;蒋村花园农贸市场,立足市井乡村,主打西溪湿地文化、龙舟文化等。

  有趣的是,记者在东山弄市集内的蔬菜摊位上,发现了一本《农贸市场摆台陈列》画册,里面不仅有国外菜场美学案例,还教经营户如何提升摊位的美感。

  “这可是细节,摊位的摆台陈列是一门艺术美学,富于变化的陈列形态和合理的陈列顺序更是能让消费者耳目一新。”李任军举例说,蔬菜类,可以在色彩上进行搭配,摆放的时候可以选择45°角呈现,更为美观。

45555.jpg

《农贸市场摆台陈列》画册 记者 包勇 摄

  其实,农贸市场重新改造,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比如,杭州一家以怀旧风为主的网红农贸市场,在开业了一年半之后,已经处于“半关闭”状态。

  “农贸市场的改造不能脱离群众的实际需求,造景式的农贸市场,开始能吸引一波流量却无法长久。农贸市场改造不能忽略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功能性。”杭州东山农贸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山海雯认为,市场的实用功能要大于颜值。

  以东山弄市集为例,在改造前期的市场调研中发现,由于市集与西湖只有5到10分钟的距离,来农贸市场的消费者中,周边居民占90%以上,游客占了近10%。

  “所以市集引入了油墩儿、葱包桧儿、定胜糕等小吃,打造杭州小吃展示窗口。”山海雯说,市集不仅契合周边群众多元化的生活需求,也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目前,东山弄市集客流量每天约3800人次、文二菜市客流量每天约5100人次,都处于正常水平。”李任军透露,西湖区将继续打造菜市“活态美术馆”,让市民和游客在颇具文化底蕴的农贸市场内感受杭州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菜市场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色彩鲜明“生鲜”蔬菜摆台、集聚人气的“网红”面馆,清新小资的咖啡馆,市井烟火气的杭州小吃……1月,杭州市西湖区新“上新”一批农贸市场,吸引了不少周围市民和打卡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