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8周年 见证试验田的“进阶之路”

字体:
—2025—
04/20
12:07:23
2025-04-20 12:07:23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陈雷 通讯员 王君英

  浙江在线4月20日讯(记者 陈雷 通讯员 王君英)2025年4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浙江自贸试验区”)迎来挂牌8周年。

2017年4月1日,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建设,为推动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2020年8月30日,浙江自贸试验区迎来扩区,从舟山区域扩展到宁波、杭州、金义片区,形成“一区四片”的发展格局。去年12月4日,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开放大会暨大宗枢纽建设启动大会,为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八载春华秋实,浙江自贸试验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为企业营环境”的使命担当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新时代自贸改革的精彩答卷。

浙江自贸试验区 省商务厅供图

  推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打造全球经贸合作“新标杆”

  以机制创新强引擎。建立省市一体推进机制,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31个部门协同攻坚。搭建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任务书“三单一书”工作体系,18项指标锚定方向,91项任务挂图作战,36个项目夯基垒台,推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国际储运基地、加工基地、贸易中心、交易中心、海事服务基地建设,高效推进国家战略落地。

  以政策赋能固基础。政府层面,省商务厅牵头推动生物燃料油混兑、大宗商品特色综保区等22项改革任务取得阶段性进展;浙江海事局、杭州海关、省公安厅、浙江边检总站等部门合计出台了37项支持政策;舟山、宁波片区出台了专项行动方案。企业层面,中国银行制定了20条专项支持举措,五年新增1000亿元授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均建立了大宗商品贸易交易专业服务团队;物产中大成立了大宗工作专班,浙商中拓、热联集团、永安期货等积极参与大宗枢纽建设。

  以成果彰显国际范。贸易交易方面,浙江自贸试验区首次被纳入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区内企业离岸转手买卖合同免征印花税。海事服务方面,宁波片区获批自贸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权限,便利国际船舶登记集聚;宁波舟山港落地华东地区首单保税高硫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减少船舶碳排放20%。金融服务方面,发布国内首个绿色燃料仓储市场价格指导产品,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生物柴油市场信息,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举办金融赋能大宗枢纽建设产业对接会,推动40余家大宗企业与30余家金融机构供需对接。

  推动数字领域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清单引领“谋新篇”。为尽快解决企业数据出境需求,根据国家网信办《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自贸试验区可自行出台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浙江自贸试验区以需求集中的杭州片区为依托,深入调研数十家企业的数据出境诉求,选择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和清结算两大行业,编制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及配套的《管理办法》,目前已正式发布。

  便利化改革“再升级”。率先开展数字贸易地方立法,杭州颁布了《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和《杭州市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深化数字贸易领域便利化改革,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监管模式创新”“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2项海关总署的便利化试点。宁波、金华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金义片区创新“仓储+直播电商”模式,建立仓储式直播基地,24小时对全球主播和商家开放,打造了源头选品、库存可视、一件发货的新型电商生态。

  开放平台“筑高地”。成功争取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国家级平台落地浙江,依托金砖机制和特殊经济区开展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杭州片区揭牌成立了浙江自贸试验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服务。宁波片区上线港航物流领域数据流通平台,发布150多个全球港航物流领域特色数据产品,服务全球160多个国家的40多万家用户;TradeGo平台推出成品油跨境贸易电子提单应用,实现贸易单据流转安全可控。义乌上线外商服务App,实现了17个部门的信息共享,集成了126个与外商相关的政务、商务、生活等服务事项。

  提升国际航运和物流集散能力,锻造双循环战略“新支点”

  织密网络“通天下”。宁波舟山港开辟了中东、南美西等新航线,航线总数超300条。启运港退税政策进一步拓展,宁波舟山港作为离境港新增6个陆路启运港,金华华东联运港、义乌国际陆港新增成为全国5个离境港的启运港。“义乌至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线路累计业务已突破100万标箱,成为国内首条业务破百万标箱的海铁联运线路。杭州空港口岸推广“空陆联运”“空空转运”等多式联运业务,创新实施“机坪直提”通关模式,常态化运行的国际全货机航线达到了25条,每周国际全货机航班超过100架次,境外通航点已增至30多个。

  智慧物流“提效能”。宁波舟山港借力DeepSeek提升港口智慧化综合水平,车号、箱号、铅封号的同步智能识别率提升至80%以上。全力争创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长三角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落地开行。首创“义新欧”铁路提单物权化融资,已累计授信超1亿元。杭州空港口岸施行24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免办边检手续,大幅缩短中转时间。

  经过8年建设发展,浙江自贸试验区已在大宗枢纽、数字、商贸、港航物流等领域形成良好的改革成效。“2025年是浙江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关键之年,聚焦重点工作谋划,浙江将按照‘1+3+N’系统推进改革与制度创新。”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1”即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3”是推动数字、商贸、港航物流领域的改革突破,“N”则是围绕贸易、投资、资金、人员、运输自由化便利化,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改革关键环节,开展专项制度创新探索。站在8周年的新起点上,浙江自贸试验区将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全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形势多作贡献,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贡献力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自贸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2025年4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挂牌8周年。浙江自贸试验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为企业营环境”的使命担当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新时代自贸改革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