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1日讯(记者 李心怡 实习生 谷曼茜 倪元浩)暑期伊始,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成为市民游客文化消费的热门目的地。
7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之江文化中心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互动体验区的人气尤为高涨,竹编、石雕、拓印……各类非遗体验趣味盎然。“亲手实践是最好的传承。”带孩子来体验的王女士说,通过沉浸式体验,能让年轻一代近距离“触摸”文化根脉。
移步三楼非遗戏台,昆曲《牡丹亭》片段、布袋木偶戏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演员身着华服,唱念做打间尽展非遗戏曲魅力。静态展品与动态演绎相得益彰,为观众铺开一幅立体的文化长卷。据了解,馆方创新采用“文物展陈+活态演出”的模式,暑期周末与节假日每天会有2至3场演出。
隔壁的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则以科技赋能文化,掀起“超感”体验风暴。不少参观者佩戴VR设备,瞬间“穿越”到千年石窟现场,亲手“参与”传统雕刻。“馆内以技术为桥梁,连接石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项目策展人赵梓君介绍,线下还同步推出了VR体验同款文创产品,“当虚拟莲花在指尖绽放后,游客还能将实体莲花文创带回家,虚拟与现实形成诗意交互。”
浙江博物馆内的文创产品 实习生 谷曼茜 摄
除展览外,文化消费的活力,在文创区涌动。釉彩瓷瓶复刻典雅,榫卯积木巧思暗藏,兽首元素跃上生活用品……一件件馆藏文物的精髓,经过现代化表达,化作“可带走、可分享”的文化信物。“我对榫卯积木很感兴趣,自己动手触摸古建筑的智慧结晶很有意义。”刚放暑假的学生夏天成告诉记者。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负责人表示,暑假期间,文创产品的销量明显上涨,这些兼具审美与实用性的文创,正推动文化消费从“被动观赏”转向“主动拥有”,成为激活传统、拉动消费的双赢载体。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