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写词水平跟纳兰性德难分伯仲
清代杭州籍词人项莲生: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2018年07月22日 07:31:53 来源: 浙江在线 路伟

  浙江在线7月22日讯 在清代,有一位词人和纳兰性德难分伯仲,同样是才华绝伦,同样是英年早逝。他便是嘉道时期杭州籍词人项莲生,其《忆云词》和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一样,皆以哀感顽艳见称于世,在著作如林的清代词坛上乃是数一数二的佳构,是选清词者必然不会遗漏的一家。莲生虽然是杭州人,却能摆脱了笼罩词坛上百年的浙西词派的束缚,独出心机,取法北宋,自称一格。

  项莲生的招牌名言是“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这比他的词作还要有名。这句话算不得莲生的原创,但莲生此言一出,就流传甚广,为很多人坚持自我,不屈于流俗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说辞。

  莲生何以出此言,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晚清词人谭献就曾发出疑问“以成容若(纳兰性德)之贵,项莲生之富,而填词皆幽艳哀断,异曲同工,所谓别有怀抱者也。”最近莲生的诗文集《小墨林诗钞》《小墨林杂著》稿本的发现,则揭示了更多其家世和身世的信息,也更能理解他“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乃是痛彻骨髓,非是泛泛发牢骚而已。

  莲生是项鸿祚的字,也有说法认为莲生是其号。据汪远孙所编《清尊集》项鸿祚于 “嘉庆戊午年五月二十二日生”,即公元1798年炎夏,正是莲花盛开之时,“莲生”的名号或许就是和此有关。

  项家是从其曾祖项守约开始发达的,其所修造的莱园“擅林泉之胜,地不广而境甚幽”,和当时杭城享有盛名的皋园齐名。但是到项莲生这一代已显颓势。莲生生就个性内向,加之幼年丧父,便愈发沉默寡言而多愁善感,曾自称“幼有愁癖”,属于抑郁质人格。这使得他的身体也不好,经常病恹恹的。

  宋代秦观有《千秋岁》词,“镜里朱颜改,飞红万点愁如海”是其中的名句。当时秦观好友孔平仲到此处,不禁惊诧道:“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并称:“秦少游气貌大不类平时,殆不久于世矣。”后不久秦观就一命归天。清代黄景仁作诗也是多哀苦凄楚之语,寿也不永,仅活了三十五岁。项莲生也是秦、黄一类人,因愁转病,病又增愁,都是所谓“多愁多病身”。而词相较于诗,句式参差,韵调多变,更适于表达幽怨哀愁之情,这自和莲生的秉性契合无间。莲生或许就是为词而生,或者说词为莲生而设。

  莲生早慧,在一二十岁时就开始填词,其风格已然是“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二十六岁时请杭州书坊鸿文斋刊刻了其人生第一部词集《忆云词甲稿》。之后,三十岁时又删改《甲稿》,重新刊刻,并续刻了《忆云词乙稿》。他把自己的词看得很重,说:“余词可与时贤角,诗不足存。”

  莲生科举之路不太顺利,到了而立之年还是个秀才。三十一岁那年冬天,莲生遭遇一场多米诺骨牌式的灾难,使其彻底跌入人生的深渊。项家突发火灾,不但宅子被烧,藏书被毁,连自己的诗文稿和准备刊刻的《忆云词丙稿》也化为灰烬,最可心痛的是莲生的女儿由于年龄过小,来不及逃出,也葬身火海。莲生称女儿罹难为“弱骨成灰”,并写了一首《悼女》:“绕膝盈盈日几回,左思殇女不胜哀。生同兰薤倾朝露,死共琴书付劫灰。应有断魂栖瓦砾,空留残骨赴泉台。病怀从此增骚屑,愁数花砖月影来。”

  没了栖身之所,他带着惊魂之余的家人去北京投奔他的姐夫许乃普。途中莲生之妾因承受不了丧女之痛而身亡,其母亲和侄儿也落水溺死。连丧三亲,莲生只得返回杭州为家人举办丧礼。常人对于如此变故尚一时难以承受,何况是愁病缠身的莲生。莲生发出了“来日苦多非去日,今生未卜况他生”的哀吟。时来运转,他于三十四岁时中了浙江乡试第四十名举人,获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中举前的三年是其最痛苦的一段时间,他给亡妾写了一百首左右的悼亡诗,结集后起名叫作“枯兰集”。

  莲生当年十二月自杭州出发,进京赶考。他给妻子写了《别内》两首诗:“岂是无家别,残年更远游。平生未了事,君莫问吴钩”。“失学非儿懒,啼寒为我穷。父书如肯读,累汝日丸熊。”大概当时是赁居或借居亲友家,故诗里说“无家”,儿子已经失学,家景之困窘可见。这是莲生最远的出门,但会试落榜,空手而归。莲生作诗云“慰惜怕逢知己问,去留难作寄家书。登山临水怀长恶,学贾为农计又疏。”回到杭州之后,他首先编定了《忆云词丙稿》,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就出自该集的自序。之后莲生意志更加消沉,终日闷头沉睡,并将自己的破屋命名为“睡隐庵”,并写了一篇《睡乡记》以自况。他似乎预感到来日不多,又重新编集了自己的诗文稿《小墨林诗钞》和《小墨林杂著》,其中《小墨林诗钞》分为四部分:《焦尾琴》《枯兰集》《蹇驴集》《睡隐庵呓语》。

  第二年,莲生在贾余勇,抱病赴京参加会试,但依然铩羽而归。归来后,舟车劳顿,加之所愿不酬,遂一病不起。在病中编定完《忆云词丁稿》后,于当年秋季辞世,年仅三十八岁。他的《清平乐》有句“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可算词谶。

标签: 项莲生;词坛;词人;清代 责任编辑: 洪慧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