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开启升温模式 为什么立冬后还这么热?

字体:
—2022—
11/08
06:41:59
2022-11-08 06:41:59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全琳珉 王柯宇

  11月7日,杭州西湖景区,游客纷纷脱去外衣在和煦的阳光下漫步。当日,杭州最高气温达到了23.8℃,温暖如夏末秋初。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林云龙 摄

  立冬节气后第一天,浙江却热得像立夏。11月7日起,浙江开启升温模式,截至当天下午三点半,全省各地最高气温基本在23-25℃。其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丽水市松阳县,高达26.3℃。

  在代表冬季起始的节气,为何会迎来升温?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表示,这主要是本周冷空气处于“休假”状态。“目前冷空气位置偏北,距离我们较远。此外,低纬度的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势,导致近期气温回暖。”

  这样的天气还会持续好几日。据省气象台表示,本周不仅白天暖,最低气温也将回升至17-18℃,普遍高于常年同期。预计到12日,衢州最高气温还将超过30℃。

  反常的天气下,田间地头的农作物还好么?

  在杭州临平区崇贤村哨虎港美丽农业公园内,种粮大户们正忙着为水稻收割做准备,走近一看,竟然还有人穿着短袖。

  “太热了,一般立冬的时候,早上田里都开始打霜了,今年这样的情况属实少见。”杭州临平区崇贤村农村职业经理人陈李波一边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一边说道,虽然比往年热,但短期来看对农作物的影响不会很大。“就这么几天,后面就开始降温了。”

  不过,陈李波也告诉记者,如果今年冬天的气温也像立冬一样反常,虫害的潜在风险会增加。“比如水稻有一种害虫叫二化螟,如果冬季没有冰冻,虫蛹基数没有下降,容易导致来年水稻的生长季有害虫爆发的风险。”

  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周伟军则认为,对农作物来说,温度稍高一些比温度骤降的影响要小。“由于今年夏季高温及秋季干旱,晚稻的生育进程及收割期本就延迟了一些,现在天气还热着,反倒可以加快晚稻的成熟,提高结实率,农户也可以抓住收割最后的窗口期,提升水稻的产量。”

  相对升温来说,周伟军更担心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他表示,现在已经到了冬种冬管的季节,雨水却偏少,播种之后就需要农户增加人工灌溉的频率。但与雨水相比,人工灌溉的成本更高,操作难度更大。雨水浇灌比较均匀,对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更有利。

  “如果农户是用水管直接浇溉,水流不可太大太激,否则容易冲掉土壤和种子,要保证效果就得舒缓浇灌;对于地势平坦的农田,可直接灌大半沟水(不上畦面),土壤湿润后再排掉沟水;露水大的田块其畦面土壤湿润情况下不用灌水。”周伟军建议道。

  从后期的天气预报来看,新一轮冷空气正在酝酿中,但雨水仍旧不多。

  预计13日前后,受冷空气影响,我省有一次降温、大风和弱降水过程。而据省气候中心预测,预计11月全省总降水量为30-90毫米,全省大部分地区正常略偏少或偏少,浙西大部分地区偏少2成以上。月内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 11-14日、17-19日、22-24日。

  气象部门表示,近期我省降水依旧偏少,气象干旱仍将持续发展,各部门需要继续做好防旱抗旱相关工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最高气温;水稻;节气;雨水;农作物;周伟;收割;降水过程责任编辑:李心怡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11月7日起,浙江开启升温模式,截至当天下午三点半,全省各地最高气温基本在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