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走进高精尖实验室,学习生命代代相传的奥秘

窥见显微镜下“危机四伏”的微观世界

字体:
—2023—
07/22
07:34:20
2023-07-22 07:34:20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陈素萍

  小学生在农科院做实验

  徐飞博士在为小学生讲解科学知识

  浙江省农科院公共实验室外景

  一套价值约五百万的仪器设备

  浙江在线7月22日讯(记者 陈素萍)提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浙江一所高大上的农业科研机构,今年已经建院115周年。

  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所百年名院还有不少“科普”标签:2018年,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共平台(简称“院公共实验室”)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省农科院科研创新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院公共实验室为其中一个板块。

  孩子们走进高精尖的实验室,学习生命代代相传的奥秘、了解遗传改良的各种技术,从小进行科学意识的启蒙;社区公众开启科普游,在游览中探寻科学的奥秘、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粉丝更是有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企业技术人员、高校研究生等群体来此培训“充电”……评上科普教育基地之后,昔日神秘的科研院所,如今已经成为了开放的科普资源单位。

  窥见微观世界,破译基因密码 享受科学探索的无穷乐趣

  树木间、绿地上,孩子们捕捉和放生种类各异的昆虫,识别各种花草树木,参观制作标本,还亲自动手操作荧光显微镜和超景深显微镜,观看病原菌玻片,揭开病虫害的“神秘面纱”,窥见奇妙而“危机四伏”的微观世界。

  近日,杭州市笕弘实验学校的一群好奇宝宝们,来到院公共实验室开展科普活动。看一看户外的生机勃勃,探一探实验室的“科学魔法”,小朋友拉着身穿白大褂的老师们不放手,边玩边学、乐此不疲,“太有意思了,我还想再来一次!”

  在我们的采访中,翟国伟主任、徐飞博士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科普内容的设计。为了更好地点燃孩子的兴趣,从流程设计、环境设计到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如何增加体验感,“我们不断调整科普活动的内容形式,让活动更适合不同年龄层市民的需求。最受小学生喜欢的,除了在显微镜下观看各种微生物、昆虫的复眼/肢体外,还能在实验室内亲自动手提取遗传物质与进行营养物质测定等。”

  DNA是绝大部分生命的遗传物质,两条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典型的双螺旋结构。它是生命的序列,上面的许多小片段构成了我们常说的“基因”,储存着一个生命孕育、生长、发育、死亡等过程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

  基因如此重要,亲眼观测真实的DNA,又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在院公共实验室,孩子们可以亲自进行DNA的提取实验。他们戴上棉手套,将自己摘取的叶子放入研钵,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入-196℃的液氮,然后就开始研磨,捣锤声响成了一片。

  由于液氮的温度极低,叶片迅速变硬变脆,研磨后就变成了绿色的粉末,看起来有点像平常吃的抹茶粉,一个小朋友认真地提问:“老师,这是涂在蛋糕上的抹茶粉吗?”惹得老师们忍俊不禁,“不是哦,我们将叶片研磨是为了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这样可以让DNA释放得更充分。”

  在示范操作的工作人员身边,围满了一个个好奇的“小脑袋”。在那些平时很难见到的仪器边上,同学们还观察了进行基因扩增操作和凝胶电泳的机器。

  “太开心了,这次总算有机会到实验室亲手做实验!”

  “原来,听起来很“神秘”的DNA提取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对实验室的热爱,享受着科学探索的无尽乐趣。因为科技含量高、互动性好,院公共实验室的活动一直好评不断,受到追捧。

  设备价值不菲,研究人员专业 为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而感动

  “首先,我们是科研机构。”走进省农科院新区1号楼,说完这句开场白,翟国伟主任、徐飞博士带领着记者开始参观实验室。

  “这台等离子体质谱仪设备价值300万左右,这套冷冻扫描电镜系统约400万……”在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与人工智能、影像分析、代谢与蛋白组学、理化分析等5个子实验室,记者看到了四五十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借助这些价值不菲的先进设备,各个子实验室开展着各类技术服务、培训及科研工作。

  “我们是一个集大型仪器管理、技术服务、培训及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实验室。” 翟国伟主任介绍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机构及实验室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但许多机构及实验室都面临着专业人员不足、仪器设备闲置、设备共享不足、共享机制不完善、沟通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浙江省农科院组建了院公共实验室,以此来实现全院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技术指导、辅助操作、辅助构思和设计实验方案、主持或参与研究课题等职能。

  实验室的组建,离不开精密仪器,但更值得重视的是人才队伍建设。据悉,省农科院公共实验室现有在编职工12人,博士7人,2人入选省农科院青年骨干人才项目,成员背景包括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影像分析、理化分析等,熟练掌握各学科所涉及的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

  专业科研人员想要指导他人操作技术含量较高的仪器,说着简单,实际不容易。翟国伟主任说:“实验室设备资源丰富,科研人员本职工作非常忙碌。大家都有服务社会的心思,所以在做好科研创新、科研服务的同时,科学普及工作也一直没落下。”

  徐飞博士表示,他和同事们都认为,孩子的好奇心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之一,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渴求知识的心,“我们提供平台,让小学生来高精尖的实验室里做实验,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一个个沉浸在实验中,理解原本以为很晦涩的科学知识,对我们来说,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小小的实验室,折射的是浙江省农科院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初衷。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浙江省农科院科研创新基地,除了不定期组织的实验室开放日,还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进社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进校园、基地开放日等科普宣讲活动,并制作了《包青天之番茄外篇》《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葡萄才是好葡萄?!你OUT了!》《草莓长得怪怪的,怪我咯?》《黄瓜也用避孕药?》等科普视频。

  科普教育基地名片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公共实验室筹建于2015年,于2018年4月正式运行,是一个集大型仪器管理、技术服务、培训及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实验室。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实验室;实验;科学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公共实验室筹建于2015年,于2018年4月正式运行,是一个集大型仪器管理、技术服务、培训及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