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慈溪推动老旧工业园区腾笼换鸟

提升低效用地,发展有了新空间

字体:
—2023—
11/12
06:55:06
2023-11-12 06:55:0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邵滢 屠缺曲

  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邵滢 屠缺曲)一款纤维超细的无尘芯片擦拭布,单价可卖到普通布料的3倍以上。在宁波慈溪市白沙路街道德瑞轻纺园,像这样的高附加值布料新品层出不穷。“这里原是一家破产染整企业,通过引进行业协会企业抱团改造,园区容积率提升10倍之多,产业升级让低效园区成了产业高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剑锋欣喜地说。

  在慈溪,去年以来已有24个村镇工业园区实现了这样的蝶变。近年来,慈溪以老工业区块改造为切入点,将工业用地审批权收回市里、统一谋划,通过“协会企业抱团改造”“第三方入股重建”等多种模式,推动老旧工业园区腾笼换鸟。至今,慈溪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4800多亩,整治提升高耗低效等“三类企业”4000余家。

  老工业区块涉及主体多、改造难度大。慈溪借助行业龙头、市属国企等在项目和管理上的优势,通过搭建对接平台,协调解决遗留问题,政企合力“啃硬骨头”。在白沙路街道中心的德瑞轻纺园,因原有企业破产,不到1万平方米的老工业园区,40多家“低散乱”企业在此扎堆,成了当地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对此,慈溪市轻纺协会牵头,由9家法人股东联合组建公司法拍这一地块,拆除改造原先工业园区,新建9栋厂房,实现工业上楼、产业升级。今年4月部分企业投产以来,这一原先零税收的地块实现制造业开票销售1.6亿元,利税近2000万元。

  改造老旧工业园区,更为慈溪淘汰高耗、低效企业创造了机遇。在新浦镇,敦和园区原是重污染的小熔炼集中区块,当地百姓反映强烈,镇政府斥资淘汰回购后,又成为当地财政一大负担。为此,慈溪市属国企工贸集团整体收购盘活资产,重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借助国企招商优势,园区引入的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等项目今年相继投产,年新增产值预计达10亿元。

  老旧工业园区改造,资金从哪里来?慈溪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鼓励村集体、企业、专业机构共建小微企业园等新型载体。在观海卫镇,由镇、村、企共同出资成立乡村振兴基金,以各村入股方式投资村级工业改造项目。在该镇五里村,新建的8幢标准厂房投用在即。这个地方曾聚集了21家作坊式企业,产业层次低、安全隐患大。在乡村振兴基金支持下,小微工业区块改造项目解决了资金问题,进度大大加快,预计厂房出租收益可增长10倍。

  今年以来,慈溪创新出台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将镇街、园区工业用地审批权统一收回,并对产业准入、标准地供应等进行闭环监管,确保资源向优质项目倾斜。最近,慈溪市出台了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十条”新政,对优势企业收购、受让低效企业厂房土地实施增资扩产项目等给予奖励,调动镇街、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工业园区;慈溪市;轻纺;低效工业用地;低效企业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