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河有源泉水才深

——金华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成果盘点之五

字体:
—2023—
11/19
09:21:13
2023-11-19 09:21:13 来源:金华日报 记者 汪蕾

  这个金秋,从拉美到非洲,婺剧《三打白骨精》跨越山海掀起热潮;远隔万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非洲国家旅游推介会在金华刚刚落下帷幕,5国驻华外交官现场推介;历时19个月之后,6名金华援马里医疗队队员带着马里卫生部颁发的“骑士勋章”和“雄狮勋章”归来;义乌三溪堂中医保健院中医服务国际部的涉外中医门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留学生和外商体验享受传统中医药服务;婺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与磐安县景村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成为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旅助力脱贫经验做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近。地处浙中腹地的金华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不断谱写佳话,暖流涓涓流入民心,友谊在常来常往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赋予古老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

  在金东区琐园村,村民严红星与埃塞俄比亚小伙福发结为“父子”已经8年。2015年,金华首创的“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项目正是以琐园为首个中心营地,严红星与福发就是在这场活动中结下深厚情缘。这两年虽没有相见,但两人一直通过微信互报平安、互赠祝福,微信中,福发一直喊严红星“爸爸”。福发在严红星家睡过的床一直保留着,等着他回来小住……

  “海外名校”活动,是金华打开“世界之窗”的缩影,在民间外交的柔波中,动人的“金华故事”“中国故事”飞向世界。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多次点赞该活动,并称“金华是民间外交的典范”。2020年,该项目迭代升级,创新开设“中国国情教育第二课堂”,400多名留学生浸润式体验。

  当地时间10月26日上午,尼日利亚东部地区埃努古州恩苏卡市,尼日利亚大学恩苏卡校区正在举行一场中国文化艺术与尼日利亚文化艺术双向交融的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由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和尼日利亚大学合作共建。中非友人共同见证了由中国高校和非洲高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合作共建的首个“中国文博馆”“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当代中国研究硕士专业”之“三位一体”项目同时启动。

  5个月前,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二届会议在金华举行。这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论坛之一,2011年由浙江师范大学创建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二届,硕果累累,影响深远。近日,2023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活动又如约而至,推动中非合作迈上新台阶。

  深化国际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是中国融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也是金华扩大对外开放、增进文化往来、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举措。金华在与非洲教育合作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中非人文交流中发挥先导性作用,形成了中非教育合作交流的金华样本。浙江师范大学拥有国内第一个综合性的非洲研究院、第一个中非国际商学院、国内高校第一个非洲博物馆;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最早走进非洲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之一,前不久更是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中非产能合作”为主题举办了2023中非职业教育论坛。

  近年来,金华积极拓宽“一带一路”朋友圈。借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高度的外向经济和众多华侨友人的力量,搭建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通过设立代表处、举办友好活动、高层互访等方式,完善国际友城常态化沟通机制,积极开展民间友好往来活动,加深相互了解、增进政治互信。截至目前,金华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12个国家的14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或友好交流关系,与24个国家的42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

  非洲谚语说:“河有源泉水才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友好之泉的源头,正是悠远深沉的文化和彼此相通的民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金华;一带一路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