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每月至少50头,巴山牛不远千里赴义乌

浙川两个镇 同熬一碗汤

字体:
—2023—
11/20
08:59:41
2023-11-20 08:59:4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何贤君 共享联盟·义乌 左翠玉

  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记者 何贤君 共享联盟·义乌 左翠玉)历经28小时,跨越1600多公里,11月19日,一辆挂着“枣林——上溪‘西牛东送’产业协作助共富”横幅的大货车,驶入义乌市上溪镇潜溪村。车上装的是来自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的50多头巴山牛。

  义乌市上溪镇的“牛文化”有千年历史,牛杂汤被列为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上溪镇范围内销售“牛系列”的商户众多,已形成了通达全国的完整销售链。随着东西协作不断深入,今年初,上溪镇和巴州区枣林镇结对共建。上溪镇向枣林镇浙川东西部协作肉牛养殖项目投入30万元,在当地建立了标准化、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大力发展巴山肉牛养殖产业。

  枣林镇副镇长李开明介绍,因为农户散养较多、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多年来,枣林镇的巴山牛一直未实现批量销售。“枣林全镇拥有成熟肉牛一万多头,平均每头重量超过了1100斤,预期销售额近2亿元,能直接带动全镇增收3500万元。”李开明说。

  而义乌,急需一头好牛下锅。为了振兴上溪镇“牛系列文化”,今年7月,义乌市发布了《义乌名小吃制作工艺规程——上溪牛汤》,对上溪牛汤的原辅料、制作设备及器具、感官特征等内容一一进行了规范。

  同频共振,协作共赢,双方一拍即合。截至目前,枣林——上溪肉牛销售体系已初步建立,将以订单销售的形式,通过义巴专线物流,将枣林肉牛分批运输至上溪镇销售。“从本月起,计划每月从枣林分批运输不少于50头肉牛,从原料上保证上溪牛杂汤的品质。”上溪镇党委书记王志强说,并以此助推枣林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两地百姓共同增收致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巴山牛;义乌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