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西湖区灵隐街道:老黄龙 新跃迁

字体:
—2024—
02/23
06:56:34
2024-02-23 06:56:3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丁珊 徐婧 蒋雨琦 曾庆

西湖区灵隐街道1.jpg

俯瞰灵隐街道黄龙国际商圈

西湖区灵隐街道2.jpg

黄龙未来中心

  站在杭州从“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晋升、西湖区GDP跃上2000亿元新台阶的新起点上,如何抓住“后亚运时代”的风口乘势而上?从杭州的城市、城区,到乡镇、街道,都在找突破口、发力点。

  在西湖区委、区政府所在地灵隐街道,接连几个行动让人清晰地感知到未来:

  一是黄龙未来中心正式投用,将着力推进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书写“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的科创新故事;

  二是数据显示,灵隐街道2023年完成规上服务业增加值228.7亿元,同比增幅11.39%。辖区内税收“亿元楼”5幢、“千万楼”7幢,空中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打开;

  三是华丽亮相的东山弄市集,颜值更高、品质更优、宋韵颇浓;“仁寿山”康养中心实现智慧化养老,民生综合体有机更新无障碍设施,确保轮椅人士对品质生活也能“可感、可及”。

  “小而精彰显高质量,小区域展现大作为。”西湖区灵隐街道主要负责人介绍,2024年灵隐街道将纵深推进“六六行动”,持续提升黄龙国际商圈的楼宇经济效能,推动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和环黄龙体育文化带加速发展,在重塑“一圈两带”发展新格局中,全力将诗画灵隐、实力灵隐、幸福灵隐一贯到底、一抓到底,为奋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贡献灵隐力量。

  向云端要经济增量

  摩天时代,CBD刷新现代都市天际线,也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北京CBD以国际金融为龙头、高端商务为主导,数字经济、新型消费新业态迭出;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以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产业为核心,成为跨国公司扎根中国、布局全球的战略节点。

  对标国际一流商圈,杭州黄龙国际商圈正奋力奔跑。这里汇集核心区15幢高品质楼宇,云集国内外商务精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设计公司等全国中介服务业头部企业入驻,也是杭州亩均效益最高的地块之一。

  如何壮大研发设计、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业,加速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是完善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突破口,也是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强劲的灵隐街道下一步发力的“主场”。

  单是律所行业,就可管窥产业之兴。“刚到西湖区时,我们人员约100人、营业收入不足6000万元,”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行政总监于欢说,“2023年,人员超过800人、营业收入超过7亿元,我们和黄龙商圈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依托浙江经济高外向度特征,六和布局涉外法律服务市场,在纽约、温哥华、硅谷设有办事处。前不久,六和帮客户成功获得欧盟知识产权局裁决,消除浙商进入欧盟市场的外观设计专利障碍。

  为助力区域经济,做好制度环境的“软文章”,灵隐街道分三步走:一是发挥商圈党委引领作用,创新楼宇红专员+楼宇网格员“双员”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的新变化,“下午茶”沙龙、助企系列政策会等创新载体,优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二是不断擦亮商圈新封面,实施公元大厦、嘉华商务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楼宇提质增效计划,完成世贸中心“两老改造”并优化功能,商圈楼宇坪效突破3500元/㎡;

  三是高质量“引进来”,去年以来通过敲门招商、楼宇推介,灵隐街道引进日发控股集团旗下科技板块项目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个,不断提升黄龙国际商圈的美誉度、首位度。

  向历史文化要动能

  西子湖畔,宝石山北麓。灵隐街道既有经济活力无限的一面,也有优美恬淡、游人如织的一面。文武双全、动静皆宜、古今俱佳,是它的独特魅力。

  紧贴植物园,为青芝坞。自晋代始,此处即有村落。南宋《武林旧事》卷五,将其称为青芝坞。在白居易笔下,它化作诗句“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围绕着“诗画灵隐”,灵隐街道持续擦亮青芝坞休闲旅游街区品牌,通过街区拆违整改、防违控违和风貌提升实现华丽蜕变。民宿、茶馆、咖啡、餐厅,如今人气颇旺的青芝坞,成为杭州又一人文景点。

  灵隐街道聚焦理论武装、文明提升、文化惠民、文艺赋美,打造“理响灵隐”品牌,用青年的视角讲述党的创新理论;打造“礼尚灵隐”品牌,营造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良好氛围;打造“网聚灵隐”品牌,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打造“文润灵隐”品牌,展现灵隐的丰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迷人魅力。

  灵隐街道青芝坞区块不仅有人文的“软”,又因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有着科技创新的“硬”。

  如何实现科技成果有组织地转化?2019年起,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灵隐街道联合打造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12个创新工坊在此孵化、成长,涌现出羽亿创智、极深机器人、云深处等企业。

  从一域,到全域。灵隐街道串珠成链,与浙江大学共同打造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园、黄龙未来中心,与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组成为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

  “‘一带三园’特色各异,分别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前沿赛道,获批市级专业型孵化器2家,引入高校经济团队25个,成果转化项目80个,落地关联企业140家。”灵隐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国家级及省级海外人才招引计划申报率排名全区第一。

  各类人才各尽其才,项目乘势而上。2023年,灵隐街道数字经济规上企业数量翻倍增长,新增的企业大多来自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

  制造业项目要进一步孵化,如何破除空间瓶颈?灵隐街道实施“走出去”战略,及时对接区经信发改局、紫金港科技城和云栖小镇,目前已有2万多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建成,将有力承接项目落地,进而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今年1月,西湖区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发挥高校高新高人高能级平台“四高协同”牵引力,正式启动“环大学创新生态圈”。这意味着从灵隐街道起步的高校经济,被纳入区域发展战略。向科技创新要新动能,西湖区和灵隐街道同向发力,翻开历史新篇章。

  向城市建设要颜值

  一枝一叶总关情。身处市中心,灵隐街道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多,同时土地资源稀缺,如何破题?西湖区重点推进现代社区建设,通过“五社联动”“三方协同”等举措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幸福感,一方面“螺蛳壳里做道场”,挖空间链资源;另一方面紧紧围绕老年群体的需求,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等九大未来社区场景,东山弄社区、浙大求是社区入选省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仁寿山”康养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我们向内挖掘2800多平方米的空间,高标准建成54张床位,老年人可在家门口实现‘一站式’智慧养老。”灵隐街道有关负责人指着崭新的“仁寿山”康养中心介绍。

  “一菜一早”惠民生。东山弄市集亮相后,沿街的店面更年轻态、更丰富,年轻人可以在菜场喝咖啡、吃火锅;其距离西湖不到1公里,将成为向游客展现杭州的“新窗口”。

  黄龙体育中心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重要比赛场馆。为当好东道主,灵隐街道聚焦环境面貌品质提升,开展环境大整治、亚运氛围营造等工作,全力保障了盛会的举办。

  亚运的长尾效应正在显现。2023年,黄龙体育中心已举办演唱会等大型文体活动14场。锚定后亚运时期体育经济新场景,灵隐街道会同黄龙体育中心联合招商,引进风雪户外、瑞泉茶事等文体项目18个。体育经济的新“春天”正款款而来。

  (图片由西湖区灵隐街道提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西湖区;灵隐街道;黄龙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