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跟着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卸船机班班长“五一”值班——

远程动动手指,铁矿石轻松装卸

字体:
—2025—
05/02
05:41:30
2025-05-02 05:41:30 来源: 记者 郑元丹 共享联盟·岱山 徐辽 通讯员 黄家振


记者(右)跟着陈力在码头巡检。 通讯员 李跃明 摄

  编者按:“五一”假期,本报推出《今日我当班》栏目,记者走进港口码头、项目现场、工厂车间、社区乡村,跟随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起坚守岗位、服务群众,讲述他们崇尚劳动、敢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感人故事。

  浙江在线5月2日讯(记者 郑元丹 共享联盟·岱山 徐辽 通讯员 黄家振)1日上午9时,在位于岱山县的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40万吨级的“远真海”轮正在进行装卸作业。只见7台远控卸船机抓斗缓缓下降,精准进入装满铁矿石的船舱。

  这个全国最大的矿石中转码头,是我省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这个“五一”假期,有30艘船要在码头完成装卸。

  鼠浪湖远程指控室内,卸船机班班长陈力和他的团队正在操控这些装卸机。他通过远控台“一键”下达作业指令,双眼关注着屏幕中的作业过程。

  “不用时刻动手操作系统,就能指挥抓斗持续作业吗?”见记者提出这个疑问,陈力笑言:“调试好作业指令后,我们只需关注作业中的抓斗有没有倾倒、与预设抓取位置是否一致、抓斗是否磕碰等安全情况就可以了。”记者通过电子屏幕看到,抓斗都在稳稳当当卸货。

  “以前装卸货时,我们需要坐在40米高的驾驶台里,低头透过玻璃地板,时刻关注卸船机抓斗一取一放。”回忆起过去,陈力感叹道。

  改变出现在2020年年中,作为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2+1”智慧化码头示范工程之一,鼠浪湖码头开始推进码头智慧化建设。2023年3月29日,鼠浪湖公司智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全球范围内首家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的散货码头由此诞生。

  “不仅在鼠浪湖岛可以实现智能化操控,远在32公里外岱山本岛上的离岛智控中心,也可以实现智能化操控装卸。”陈力告诉记者,今年3月,鼠浪湖岱山离岛智控中心启用后,离岛远控实现了常态化,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岱山本岛办公,实现了从“跨海通勤”向“家门口办公”的根本性转变,极大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

  随着离岛远控技术愈发成熟,如今,鼠浪湖已经建成全球唯一的双40万吨离岛作业、全流程智控散货码头,数字孪生、智慧大脑……一项项智慧成果为这座码头赋予了新动能。

  叮嘱好团队成员精准完成装卸作业任务后,陈力又准备前往卸船码头进行安全巡检,记者和他一同前往。路上,陈力告诉记者,卸船码头抓斗的钢丝绳需要更换了。

  抵达卸船码头2号泊位后,陈力先将码头两侧做好隔离,随后拿起对讲机进行指挥,更换抓斗钢丝绳。“钢丝绳磨损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及时更换。”陈力说。

  一路巡检设备时,陈力遇到了岱山县公安局罗家岙派出所民警李渊杭,他和同事正在对码头进行安全巡逻。“要注意码头上的各类安全问题。”李渊杭叮嘱陈力。

  走到码头一侧,陈力停下了脚步。“你们看,这就是去年11月两艘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船同时靠泊的地方。”他感慨道,“当时我在码头远控室操作卸船机卸货,看着两艘巨轮同时停靠在码头,内心感受到的不仅有激动,更有作为码头建设者的自豪。”

  今年,是鼠浪湖码头开港的第十个年头,码头的铁矿石年接卸量从731万吨增长到3800多万吨,业务类型也从单一的进口铁矿石仓储、中转拓展到保税混矿等新型业务,铁矿石混配量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我们作为一线工作者,能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贡献一分力量,感到十分自豪,也对未来发展满怀期待!”望着码头上忙碌装卸的船只,陈力眼里闪烁着光芒。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值班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