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种地的农民,有朝一日竟然还种出名堂来了。”夏日里的姜田,梅雨季的湿气还未散尽。50岁的林文峰戴着草帽,在田里转了一圈,裤脚沾着泥土。
林文峰是浙江丽水景宁人,在当地,他有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叫“老姜头”。2023年,阿里巴巴“新农人”计划在丽水景宁落地,林文峰成了重点“陪跑”对象。不到两年时间,他主卖的一款红糖姜茶,销量一路看涨,从每天最多1000单到高峰时期的7000多单。
工人采收小黄姜,办公室新招的年轻人们盯着电脑处理订单,成了“新农人”的林文峰笑道:“现在我这‘老姜头’越来越不像农民了。”
一头扎进生姜田
地处浙南的景宁,绿水青山间有一道“无形的线”——海拔600米。在当地人眼中,纯净无污染的耕地和山林资源,正是景宁独特的优势。景宁群山环绕中产出的小黄姜,肉质紧实、纤维细腻。
早些年,林文峰返乡创业时,根本想不到这些姜块,能带来如此巨大的商机。
林文峰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长大后他勇闯温州、杭州,在工地挑过砖块,干过啤酒销售,还当过校车司机。直至2011年,家中出现变故,林文峰辞职回家照顾父母。当时,亲戚种茭白,每年有一段空档期可以用来种姜。
“亲戚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干,能挣个二三十万,我一听就答应了。”跟着亲戚学种生姜,没怎么干过农活的林文峰一头扎进田里。双脚踩在田埂上,才发现好好种姜,谈何容易。
他一边学种植技术,一边找渠道拓销路,但头五年,他还是交足了“学费”——每年种的姜都卖不完,堆积在仓库里腐烂。
生姜种植户林文峰
转机出现在2016年,当年11月,林文峰参加了“浙江省生态精品农产品博览会”。别人都带着精包装的成品,唯独他扛着一盆带土的生姜参展,逢人就介绍生姜的生长情况,为村里的小黄姜吆喝。
“我就想让城里人看看姜是怎么长的,”这个朴实的想法经杭州媒体报道后,反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第二天,自家的展位就被热情的市民围得水泄不通,一些采购商也慕名而来。就这样,林文峰抓住了机会,打开了生姜销路,还带动了当地人种姜、卖姜。
19天完成10万单
一切都还算顺利,2020年初,线下渠道受到影响,被迫转型线上渠道的林文峰,接触了电商,但销量一直马马虎虎。因为经验不足,网店还被职业打假人举报而罚款。就在那段时间,林文峰注意到景宁当地的电商培训,并抱着努力学习的心态积极参加。
直到2023年,林文峰参加阿里的一个公益电商培训,拿下第一名,被选上了新农人电商重点“陪跑”对象。
林文峰后来才知道,这是阿里巴巴助力乡村振兴的系列公益活动,挖掘县域新农人,派遣陪跑老师长期驻扎县里,从开店到运营手把手指导,最后通过实战训练将培训转化成销量,促进增收。阿里巴巴特派员梁玉和电商专家蔡波,成了林文峰的电商指导和“陪跑”老师。
林文峰记得,特派员梁玉一来就对包装盒提出了新要求:原来产品说明的字体、字号、格式,都有讲究,这些细节让所有人大开眼界。
真正的考验在2024年1月。为备战淘宝芭芭农场活动,特派员建议团队提前演练发货流程。“我心里还嘀咕,这样的演练流程,会不会有点夸张了。”
没想到,活动上线首日,3000多张订单像雪片般飞来。林文峰回忆,第一天大家手忙脚乱,有几个订单打重复,工人蹲在仓库翻了两个多小时。特派员当即教他们用“订单归类法”,按地区批次处理。单量最多的一天,大家一起发了7300单,并赶在6点半前顺利完成发货。
最终,短短19天,林文峰和村民完成10万单,差评仅6单,还有3单是物流的问题,创造了99.9%的客户满意度。回想那几天,特派员一直拿着电脑蹲守在现场,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甚至带林文峰一起去找物流公司谈价格。
发货结束那一晚,这位硬汉躲在屋里哭了。“上一次哭,还是女儿考上大学的时候,”这次10万份的姜茶,背后不只是林文峰一个人的创收,还惠及了村里50余户农户。
芭芭农场卖出十万份姜茶
帮助更多“新农人”
除了带动销量上涨,特派员们还帮林文峰对接了阿里公益设计的同事们,免费设计了新的红糖姜茶包装。今年年初的年货节和春节不打烊活动,红糖姜茶的新款包装很受欢迎。
林文峰向特派员表达谢意,对方的话让他很有触动,记忆深刻。他说,一句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另一句话则是,“阿里帮助了你这次,你也要帮助更多要帮助的人。”
林文峰受到了鼓舞,也拿出了十足的干劲。“几个村的生姜种植户,只要是按照标准种植,我都会应收尽收。”林文峰一直在做助农直播,帮助本地农民解决“好货难出”的问题。
村民种植生姜致富
“我是一个很爱折腾的人,”林文峰这样评价自己,最近,他又组建了一条年糕产品流水线。“新产品的商标还用上了我的头像,以我自己个人的IP去做。”林文峰坦言以前从没有胆量做这些事情,而这段返乡创业经历就是最大的底气。
从田间地头到办公桌前,林文峰带动了村里的就业,请了稳定长期工,办公室还聘请了大学毕业生。林文峰还有新计划,像10万单的活动,他想用自己的店铺去承接试试,尝试从运营、打单到发货、维护客户的全流程,“一个农民也可以创造更多可能性。”
尽可能地帮助像林文峰这样的普通农民转型为“新农人”,阿里巴巴从2019年起开启公益项目乡村特派员计划。他们带着乡村振兴的使命而来,驻扎在乡村一线。
从阿里各个岗位而来的特派员,充分发挥了阿里的生态、技术优势,聚合平台资源,通过产业、人才、科技等方面,探索和落地互联网和乡村振兴结合的新模式。
近日,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阿里巴巴助力浙江现代“新农人”专项计划也正式发布,也带领着更多“数字新农人”扎根乡村。
据悉,浙江“新农人”提供淘宝直播店流量扶持,开设淘宝买菜专属渠道;成立浙江盒马鲜生专项对接组,通过引入源头直供体系和现代农业技术,构建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产供销”一体化模式;专设浙江现代“新农人”AI实战训练营,提供AI主题实操培训等,全方位助力“新农人”成长。
(图据受访者)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