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持续深耕文化研究工程

聚力建构新时代“浙学”

字体:
—2025—
07/09
06:36:17
2025-07-09 06:36:1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陈黎明

  浙江在线7月9日讯(记者 陈黎明)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史研究馆统筹协调编写的《浙学大家》丛书第一辑日前在杭州发布。丛书选取了王充、王阳明等10位“浙学”名家大家,通过阐释他们的生平、作品、思想等,进一步普及“浙学”的思想内涵、基本精神和当代价值。

  学界人士认为,这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为“浙学”研究注入了新活力。

  “浙学”是浙江传统性、地域性的学术体系及其深层文化精神。经过千百年的磨合,“浙学”各派逐渐形成了一些共通的人文精神与学术传统,如“实事疾妄”“崇义养利”“知行合一”“经世应务”“兼容并包”等。创新发展新时代“浙学”,不仅是持续打造浙江学术品牌的实践续篇,也是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浙江贡献的省域探索。20年来,围绕浙江特色文化与历史、浙江文化名人及浙江历史文献等,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累计立项《浙学与中华文明》等项目2140项,出版著作3900余部。  作为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重要分支,“浙学”是浙江历史文化的重要集成和文化名片,不但在历史上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实践推动力。

  20年来,按照“今、古、人、文”四大板块布局,依托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我省坚持对“浙学”深耕细作,借助浙学经典资源,系统追溯“浙学”的历史文脉,阐释“浙学”的理论内涵及演变进程,不断推动浙学传承与创新。

  据了解,从2005年至今,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接续迭代升级。2023年印发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三期)实施方案》,突出进一步系统整理未刊文献、地方文书、珍贵档案等浙江历史文献,深入挖掘浙江历史文化遗产,深刻诠释浙江区域历史文化的文明价值和当代意义,突出建构新时代“浙学”的新目标。

  践行“真”“情”“实”“意”要求,全省社科界持续推进“浙学”的传承与发展。自2006年起,为加强并优化“浙学”研究力量,省社科联遴选了省社会科学院浙学研究中心等46家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引导其在相关领域发挥专长,不断加强研究平台建设。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坚持做好挖掘史料、整理汇编、学术探究,先后开展了“浙江学术思想”“浙学未刊稿丛编”“浙江学术编年”“浙江儒学通史”“清代浙东经史学派文献”“浙学经典读本”“永嘉学派丛书整理”“永嘉学派研究”“阳明后学年谱”等选题研究,推出一批“浙学”研究的精品力作,系统梳理论证了“浙学”学术价值。

  “浙学”作为连绵不绝、充满活力的学术思想传统,素有根植传统、烛照当下、洞悉未来的理性思辨与智慧之光。省社科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构建新时代“浙学”,深度挖掘、传承创新浙江历史文化,对于丰富构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因序列、总结提炼浙江实践中国经验的理论富矿、回应中国式现代化之问的时代命题、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学大家;浙江;文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据了解,从2005年至今,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接续迭代升级。2023年印发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三期)实施方案》,突出进一步系统整理未刊文献、地方文书、珍贵档案等浙江历史文献,深入挖掘浙江历史文化遗产,深刻诠释浙江区域历史文化的文明价值和当代意义,突出建构新时代“浙学”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