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版权成果亮相日内瓦“版权在中国”主题展览活动

唤醒再焕新,中式浪漫对话世界

字体:
—2025—
07/11
06:50:24
2025-07-11 06:50:2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谢丹颖 严粒粒 陶悦清

  浙江在线7月11日讯(记者 谢丹颖 严粒粒 陶悦清)当地时间7月8日至1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第六十六届系列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其间,“保护创新 共建未来——版权在中国”主题展览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表现形态、多维的版权转化途径,打了一个与时代共鸣的“响指”。

  一个直观的体现便是,主题展览上,精美的宋画、会唱歌的青瓷、好玩的三国故事……浙江元素纷纷带着自己的版权“身份证”,以别致的“复古”新故事惊艳亮相。

  唤醒

  当地时间7月8日中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第六十六届会议正式开幕。现场飘出的一缕瓷乐,瞬间吸引全场目光——

  只见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的6位乐手,轻叩青瓷盘盅,奏响一曲《御街行》。清越的音色,仿佛穿透千年时光,将宋代街市的繁华,铺展在听众眼前。

  一位外国参会者闭目聆听,手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挥动。青瓷的细腻纹理、清丽色彩,仿佛将他带到了烟雨江南。

  “不少参会者在我们做前期准备时,便围了过来,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一听,发现瓷器竟然还能作为乐器。”当记者联系到瓯乐艺术团乐队队长昝昊时,他刚结束演出。在昝昊看来,音乐无国界,最能打动人心——当指尖与瓷器的碰撞声响起,中式浪漫与审美旨趣便跨越了语言,“这种惊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作为文化出海的一员“老将”,瓯乐自2009年入选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奔赴美国、德国、日本等16个国家,已开展文化交流70余场次,成为浙江文艺与世界对话的“使者”之一。

  “看现场的反馈,我觉得这次3天极限出海快闪,能收获不少国外‘新粉’。”昝昊笑言。

  展会上,中国国家版权局负责人还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赠送了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全集》(25册);温州瑞安木活字印刷术第23代传承人王钏巧,则让参会者现场体验活字排版、刷印过程……通过互动,各个浙江元素从展柜走向生活,将“历史的记忆”转化为“未来的可能”。

  焕新

  都说版权的生命力在于让传统在当下持续发光。不少国外参会者观展后表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版权作品的丰富多彩以及中国对它们的积极保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代青年热衷的流行风尚相融合?展览现场,杭州市滨江区的杭州弹指宇宙科技有限公司带来手游《三国望神州》,不到10平方米的展台成为焦点。

  当94版《三国演义》主题曲奏响,参会者纷纷驻足,试戴甄姬发钗、身着东汉服饰,排队拍照打卡。

  这款三国手游,与市面上多数拼手速、讲刺激的游戏不同,更注重历史细节还原。

  手游《三国望神州》制作人说,“尊古不复古”是团队的创作理念——既尊重历史脉络,又融入现代审美,让“国风”焕发“新生”。

  技术赋能,更为“新生”提供了坚实支撑。面对200个场景的制作压力,团队引入快手可灵等AI工具辅助生成基础素材,再由画师精细调整,最终呈现“90分效果”。

  正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在本届会议开幕式上所言,古代中国的发明创造为世界留下了宝贵财富。今日中国的版权产业蓬勃发展,助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特别是通过数字化转型,中国游戏、电影、潮玩等创意产品风靡国内外。

  在浙江,从“悟空”到“哪吒”再到如今的“三国”,都验证了一个市场规律——好的内容,永远不缺受众。随着新平台、新技术的涌现,网游、网文、网剧并驾齐驱,在全球刮起“中国风”,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通过更丰富的对话方式,不仅向海外市场“走出去”,而且逐渐“走进去”“走上去”。

  对话

  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萨珊波斯王朝银币上的图案、非洲的鹰型面具……本次展览上,西泠印社带来的193方图形印,打破了很多人的想象:篆刻,还能这么玩?

  “以往的文化交流往往是‘我们把我们的(中国的)好东西拿给你看’。”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直言,这次将193个联合国成员国的文化符号、自然奇观、精神图腾凝练于方寸印面,如此中与西“破次元壁”的同框,“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突破,更是以中国审美为媒介,为全球文化多样性建立了一套可触可感的‘视觉密码’。”

  “每方印无论是代表大国还是小国,在长卷里都地位相同,彰显国际文化交流中平等包容的理念。”陈振濂补充道,所有印章均为原钤印,每方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响应了版权展的主题”。

  传统文化属于过去,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从业者已不再满足于“有情怀,有手艺”,他们开始强调产业化思维,让传统文化产品也经得起市场检验。

  展览的一抹“中国蓝”,给出了一份浙江样本。这是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以植物作染料,用传承千年的印染技艺制成挂画、桌旗、背包、玩偶……参展的每件展品,都配了版权登记二维码,实现版权可视化、透明化,为民间文艺版权管理提供了技术样本。

  “此次展览是我省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浙江省委宣传部版权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浙江聚焦民间文艺确权难、法律维权难、成果转化难等问题,将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纳入浙江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民间文艺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探索形成民间文艺版权确权、市场监管、资源流通、成果转化的浙江实践。

  相信,经唤醒再焕新,通过不断与世界、时代对话,将会有更多拥有版权“身份证”的作品,带着浙江的文化温度与创新活力,走上世界舞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版权;浙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