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5日讯(记者 拜喆喆)最近,联合国发布报告,把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描述为“面临高度不确定性”,预计全年贸易增速将从2024年的3.3%骤降至1.6%。世贸组织更警告全球货物贸易可能萎缩0.2%至1.5%。
在逆风中,外贸大省浙江努力跑出强劲曲线:1至5月,全省进出口总额达2.24万亿元,同比增长6.5%;出口1.69万亿元,增速高达9.6%,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20.7%,居全国首位。
浙江外贸,为什么能逆风跑出加速度?
从单一依赖到全球织网,浙江外贸的韧性,首先源于对非美市场的深度突围。
1至5月,浙江对除美国外的其他主要市场进出口均保持增长,这正是浙江外贸逆势抗风险的底气。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如今贡献了浙江外贸的半壁江山,1至5月,进出口额达1.2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省总额的57.2%。企业对新兴市场信心十足。浙江镨美科智能刺绣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目前,印度、巴基斯坦等市场的订单排到了9月,阿联酋、土耳其的订单增长显著。”
不仅如此,浙江还有欧盟、东盟作为增长双引擎——对欧盟、东盟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1.1%和13.1%;中东、拉美、非洲作为新蓝海,出口分别同比增长6.0%、4.8%和9.3%。
数据背后,不仅是更多元的市场,更是浙企通过“供应链出海”分散风险的探索。比如,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在越南、柬埔寨布局生产线,漆刷、箱包等产品实现本地化生产。
用高附加值产品打开增长新空间,浙江外贸的加速度,还来自产品结构升级。
浙江出口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跃迁。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显著提升。1至5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6%,占全省出口的47.3%,拉动整体出口5.8个百分点。尤为亮眼的是船舶出口104.8亿元,同比增长18.2%。据了解,目前舟山造船企业长宏国际手持的船舶订单中,超半数是高附加值的LNG双燃料集装箱船。
传统产业也正焕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达4990.7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国份额提升至30.0%。比如,在素有“椅业之乡”美誉的安吉,传统家具企业正探索产品智能化升级路径,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升降桌和智能追腰椅,通过桌椅智能联动的方式,缓解用户久坐产生的腰椎颈椎问题,特别是在拉美市场销量很好。”永艺外贸总监施敏红说。
进口结构同样在优化。1至5月,浙江高技术产品进口额达404.8亿元,同比增长28.1%,电子元件进口增速达38.4%,这类增长,都为浙江提升本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企业产能旺的印证。
从人力密集型到数字智能化,浙江正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外贸全链条,成为应对全球不确定性的“新武器”。
“浙”里有AI营销的革命。“世界超市”义乌发布了全国首个商贸领域大语言模型,可将录制好的视频自动转换成36种语言。
也有智慧供应链的升级。阿里国际站“AI生意助手”能够自动调用接口获取物流情况,与买家确认信息、起草订单。
更有政务效率的跃升。4月,杭州海关推出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AI备案通”,不仅能帮助企业进行申请填报、信息变更等,还能提供标准化文书模板,推动自主品牌出海加速。
如果要问,浙江外贸逆势跑出加速度的底色是什么?答案或许是两个字——信心。
作为义乌六代市场核心引擎的全球数贸中心,将在今年10月开业,正处于面向全国招商的阶段。在线下咨询点,商户们排起了长龙。“六区市场吸引我的不仅是店铺更大,还有品牌新空间、AI获客能力,能帮助我们布局品牌全球化。”美妆品牌创始人吕芬玲现场提交了报名信息。
截至7月6日,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婴幼童成长用品、护肤及医美用品行业共计900多个商铺招商吸引的报名人数超1.9万户,相当于20多户竞争1个商铺。“一铺难求”的背后,正是浙江外贸人的信心——相信市场有需求,相信生意能做,相信浙江产品的吸引力。
浙江正在证明:开放的土地,永不惧风浪。
浙江外贸的加速度,是市场、技术、政策系统发力带来的结果。从东盟工厂的机器轰鸣,到浙产船舶扬帆出海,再到AI视频的全球传播,这是市场多元化、产品高值化、运营数字化的全新外贸图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