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56岁“河保姆”:只为守护一泓清流

字体:
—2025—
08/06
08:14:33
2025-08-06 08:14:33 来源:宁波日报 记者 王 博 通讯员 卢淑仪 曾舒婷

励耀良站在船头打捞水面垃圾。(王博 李超 摄)

  前日清晨5点,宁波南部商务区水街河面上,已响起发动机声。56岁的励耀良站在保洁船上,开启了忙碌的一天。他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从事“河保姆”一职已有8年。

  从银河湾小区码头到鄞州公园一期,这条长1500米、流域面积6万平方米的水街河,励耀良每天来回至少4趟。

  水街河两岸高楼林立,商铺一家挨着一家,白天人来人往,夜晚灯火璀璨。相对其他河段,这里的河道保洁更容不得半点马虎。这份工作,冬天寒风刺骨,夏天烈日炙烤,夏末秋初更加忙得脚不沾地,因为枯枝落叶是最难缠的,刚清理干净的河面,风一吹,眨眼又被铺了一层落叶。

  除了枯枝落叶,水草、浮萍、水葫芦也常来“报到”。夏季高温闷热,这些水生物繁殖得飞快,一旦清理不及时就会影响河道的水质、美观及船只畅通。

  不光河面,河岸两侧的杂草也要定期清理。岸边不比平地,有的坡度超过60度,杂草碎石遍布。他要在坡面上稳住身子,挥舞镰刀割草,稍不留意,人就可能滑进河里。

  炎炎夏日,船板被晒得滚烫,温度达50℃。他穿的长袖工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汗珠顺着脸颊直往下淌。

  长期的户外劳动,给他的袖口、领口处留下了明显的“熊猫印”——衣服捂住的地方泛白,裸露的脸颊、脖子、手背黑得发亮。

  “我们要求穿长袖,既防晒,也防蚊。水上蚊子多,早先我的腿、脖子、手上全是肿包,现在习惯了……”励耀良说。

  干河道保洁工作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每艘船都需有两人搭档工作。57岁的傅仁康与励耀良合作多年——一人稳稳把着船舵,另一人站在船头打捞垃圾。船往左或往右,快点还是慢点,哪儿该多停一会儿,彼此一个眼神就懂了,配合十分默契。

  记者采访时,天空飘着细雨。励耀良身穿雨衣作业,雨衣密不透风,他脸上的汗水混着雨水直往下淌。在他身后,放着一个两升容量的大水壶,早上出门灌满的水,不多时就见底了。“夏季一天得喝三大壶,不然顶不住。”他一边说,一边猛灌几口。

  据介绍,当河道保洁员,除了要会游泳,最重要的是能吃苦。励耀良和同事都是男性,年纪五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当天中午11点半,船才回到码头。励耀良的头发像刚洗过一样,一甩,水珠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他拧开公司提前为他们准备的盐汽水瓶子,一饮而尽,又匆匆吃了一口饭。一小时后,他再次整装出发。

  “快退休了,能干就多干点,也好给孩子们减轻点经济负担。”励耀良笑呵呵地说。8年的风吹日晒,早已让他的双手布满老茧,指缝里嵌着怎么也洗不净的泥渍,那是他与水街河日夜相伴的印记。不过,他说,看着河水变清,看着一家子过上幸福生活,觉得一切都值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河道;宁波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从银河湾小区码头到鄞州公园一期,这条长1500米、流域面积6万平方米的水街河,励耀良每天来回至少4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