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村的水蜜桃又软又甜,我吃着吃着,连蜜蜂都引来了。”在磐安县玉山镇张村,一块块醒目的“高山水蜜桃”招牌立在马路边,吸引过往游客品尝、购买。这里的水蜜桃生长在海拔600多米的高山,靠山间清泉滋养,孕育出独特风味。
在张村农户家门口,村民们正忙着筛选、分拣、包装刚采摘的水蜜桃。一箱箱饱满诱人的桃子,即将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将这份来自磐安高山的清甜滋味,送到千家万户。
种植户张英红是村里发展高山水蜜桃产业的代表之一。2021年,她在高山上种下100多亩奉化、阳山等优质品种的水蜜桃。“我们这里海拔高、阳光足、空气好,浇灌的是山泉水,施的是有机肥,长出的桃子很鲜甜,吃起来是小时候的味道。”张英红介绍,今年她家的水蜜桃基地首次迎来盛产期,亩产约1000公斤。得益于优良的品质,刚上市的高山水蜜桃每公斤能卖15—16元,大多由回头客购买。
张村地处玉山镇与九和乡交界,村民以种植茶叶和香榧为主。村民张正明说,10多年前,玉山镇其他村的村民率先在村里承包种植90亩水蜜桃。“看到基地的桃子品质好,连宁波奉化的批发商都上门收购,村民们纷纷效仿,将山上的茶园改成果园。”如今,该村高山水蜜桃种植面积已达600多亩,涌现出4个种植大户,昔日的茶叶、香榧产区正转型为水蜜桃产业带。
“水蜜桃的黄金采摘期只有45天左右。”张正明说,“我们每天清晨5时许,就带着雇来的四五个村民上山采摘,确保新鲜度。磐安周边客户当天就能尝鲜,杭州、上海等地的顾客次日收到。”这份忙碌带来了丰收,也让村民增收。
张村村民自发种植高山水蜜桃,没有统一的品牌和销售渠道。不过,当地种植户积极拥抱“互联网+”,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进行销售,“网上订购、快递到家”模式让村民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收入水平。
然而,今年600多亩高山水蜜桃集中上市,让村民们遭遇“甜蜜的烦恼”。虽有水果收购商的货车停在村口,却因缺乏统一品牌和销售组织,收购商一直在压价观望,村民们一时陷入被动。
玉山镇政府及时伸出援手,帮助村民一起叫卖高山水蜜桃。该镇农发公司积极介入,组织采购1100多公斤桃子,帮助果农代销。玉山镇政府已进行长远规划,决心将张村打造成“高山水蜜桃专业村”。
“我们将组织年轻干部参与‘高山水蜜桃专业村’的创新谋划,积极组织果农参加各类农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计划在全镇发放消费券,促进高山水蜜桃销售。”玉山镇副镇长吴巧莉介绍,该镇将推动桃产业与桃文化深度融合,在农文旅创富上做深做透,通过树立品牌、提升价值,进一步激发村民种植热情,让张村高山水蜜桃成为玉山镇继茶叶、香榧后的又一张农产品“金名片”。
从零星试种到连片发展,从传统销售到拥抱电商,从单打独斗到政府赋能、品牌打造,张村高山水蜜桃产业正在发展壮大,让这份“甜蜜”更持久,广泛惠及乡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