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4日讯 在吴兴区的南太湖高新区后林村,一条名为横港的河道这几天正在进行清淤。此前,这条总长2.28公里的村河因长年累积的淤泥缩小了容量,一下雨就盆满钵满。“我们清了约2周时间,清淤总量有1.5万立方米。”在现场指挥的高新区农业和社会发展局工作人员胡文龙说。
横港如释重负,恢复的是河道原本的蓄洪、行洪能力。吴兴自古河网纵横,目前该区河道有1492条共1469公里,湖漾80个共16.9平方公里。如今,吴兴以每年近3000万元的财政支持助力河道清淤,让这片河网正逐步恢复生态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吴兴纵横河网上的生动实践。
今年,我市经历了接近历史记录的强降雨。从4月至7月上旬,湖州累计降雨量1043.9毫米,接近1999年1049.1毫米的峰值,这一时期吴兴降雨量也是常年的2倍多。然而,在该区并没有出现河水成灾的情况。“今年雨是多,一看数字更是吓了一跳。”今年59岁的老吴兴人陈敬文笑着说,“难怪很多河港里的水都满了,不过没有像当年那么严重了。”
事实上,在吴兴成功应对这场“天水”的背后,经过治理的河网就是一大功臣。此前,该区用了10年时间,打通了密布河网,腾出了蓄洪空间,增强了排涝能力。
“10年来我们对辖区内千余河道进行‘清肠’手术,共清淤2328万立方米。这样一来,接雨的‘碗’就变深了。 ”该区水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吴兴的“三轮”河道清淤始于2006年,目前总投入已近3亿元。去年,该区还启动了水系沟通工程,共涉及12处节点,沟通河道2.5公里。今年,吴兴又进一步加快区内湖漾的“邻里串门”,启动了东部新城六漾连通等一批工程,让一只只蓄水“大碗”串联起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