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安吉创设共建共享的现代农业服务平台 陪着农户闯市场
2017年08月01日 03:01:04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许雅文 沈洁 通讯员 彭驿涵

核心提示:随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众多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技术、销售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破解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困难、技术薄弱、销售不畅等问题?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与时俱进,以金融支农为切入点,构建具有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服务功能的全产业链为农服务平台,激活乡村发展潜力,促进农民增收。

浙江在线8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许雅文 沈洁 通讯员 彭驿涵)省党代会强调,加强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健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这一安吉模式,正助力农民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和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打开“两山”发展通道。

在安吉果农高盛杰眼中,发展现代农业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爱”,源于现代技术手段缓解了农业“靠天吃饭”的难题;“不容易”,则是因为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常常让高盛杰辗转反侧。

和他一样,在安吉遍地开花的合作社里,融资困难,如同一块“拦路石”,挡在农民和合作社的发展道路上,一方面是农户自有财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抵押要求;另一方面是农村山林、土地、宅基地等资源作用无法发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受到制约。

怎样化解高盛杰们的烦恼?安吉创立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茶园证都可以成为农民的抵押物,从而获得贷款。从金融开始,农业发展资金的“血脉”得以疏通,继而开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扩大联合社服务范围,而联合社里的每一位农民,都能从这种新型的合作关系中获益。

炎炎夏日,安吉乡村正演绎着多样风情,茶园除草、水果丰收、竹林摇曳。而最动人的,莫过于农民在田间地头奔忙的身影,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更有前景的产业。

从融资入手

化解农民焦虑

在青岛经商多年,高盛杰过着舒适生活。2014年,安吉的绿色崛起,吸引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在递铺街道六庄村的土地上建起了盛帝雅葡萄种植园。

然而,此时的现代农业,已经不是他儿时在“一亩三分地”上耕种的情形。“流转150多亩土地,已经花去十多万元。”高盛杰说,“种植园上了规模,才感到农民筹钱有多难。”

从理论上看,农村融资方式很多,例如银行贷款、农信社支农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的保证贷款、民间借贷等。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农业生产经营不仅受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周期制约,而且还面临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因此金融机构在推行农村信贷政策和实际操作上更加谨慎。

高盛杰回忆,2014年,他准备建设农业大棚设施,自己觉得信用良好。但当他步履轻盈地迈进银行,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好话说尽,信贷条件仍绕不过“担保”两字。

在农村,担保人有多难找,高盛杰心里很清楚。前几年,他也为朋友做过担保,结果贷款到期了,朋友却“不见踪影”,他只能自己拿出20万元还贷。“做担保人,是信任,更是人情。”高盛杰说。

白天,他心急火燎地来回踱步;夜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后来,一位在当地办企业的朋友,愿意做他的担保人,高盛杰从银行贷款100万元。

但这些还是不够,他拿出了做生意存下的全部积蓄,又东拼西借凑了100万元,“葡萄还没影,钱就砸进去不少”。

做现代农业,融资利息低一些、门槛少一些、手续简单一些,成了农民心底最深切的盼望。

2014年,安吉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1000万元的试点支持资金怎样合理利用?安吉成立财政支持合作社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改变传统财政资金直补形式,通过财政、金融力量,搭建了一个紧密型现代农业联合体平台。

2015年6月,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应运而生,农业龙头企业安吉金土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安吉农林业重点行业的茶叶、竹业、畜牧业、果蔬等7家龙头合作社成为核心社员,注册资金2000万元。

出生在安吉杭垓镇农村的联合社总经理周全,有着深深的土地情结,“我们的主要成员都在基层工作过,了解农民的实际困难。”联合社成立初期,他们每天走山乡、访农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

金融支农,便是联合社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缺少抵押担保,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联合社理事长祝海燕表示,联合社与安吉农商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推出“两山农林贷”,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茶园证等都可以成为抵押物,为涉农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融资、短期借款和社员间资金互助等服务,盘活了乡间农林“沉睡资产”和民间资本。

联合社业务经理谷碧丰,常常奔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盘算贷款额度,对他们的信用情况做调查,“贷款易,不代表谁都能贷到款,要把钱精准地投放到真正想做事、能做事的人身上”。

“从事农业,有时候赚的钱还不够还利息。”这是很多农民反映的情况。为此,联合社与安吉农商行协商,社员到银行贷款,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调10%,联合社收取1.2%至2%的业务服务费,最终贷款的年化利率在6%左右,远低于涉农主体融资成本。

2015年和2016年,高盛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先后两次通过“两山农林贷”贷款300万元。“不用求人担保,还节约了9万元利息。”有了这笔钱,高盛杰对大棚设施进行了整体提升。

夏日午后,高盛杰在大棚里查看葡萄长势。头顶的大棚保护着葡萄树根系、叶蔓和果实,即使暴雨突至也不会被雨淋水泡。

以契约立足

重构乡村信用

安吉余村,竹林茂密,郁郁葱葱。

2016年7月,梁一品以天荒坪镇天林竹笋专业合作社林权证为抵押,通过“两山农林贷”贷款222万元。之后,合作社选择在附近的罗子坞竹林,于今年6月种下80多亩中药材,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天荒坪镇食药材品种园。

夏季的热风吹过,竹林下刚种的三叶青幼苗摇晃起来,正是农民新生的梦想。

如今,“两山农林贷”正在农民口口相传下,带来更多希望:溪龙塔岭茶场,以茶园证为抵押,贷款150万元购入农机设备;天荒坪优兹蓝家庭农场,以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为抵押,贷款50万元,扩种了蓝莓、猕猴桃等。

“通过‘两山农林贷’,最多可贷300万元。”周全介绍,中央财政用于创新试点补助的1000万元,作为风险金注入联合社,与联合社2000万元注册资金共同存入县农商行。县农商行按照1∶10的比例放大资金规模,共释放3亿元信贷额度,财政资金发挥酵母效应,撬动了大量社会资本。

“要让银行敢放贷,关键是要降低风险。”安吉县农商行副行长戴益众坦言,缓解贷款难、融资贵,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努力。

为此,两山联合社创新构建非常“3+1”的风险共担模式,1000万元创新试点补助作为固定风险资金池,一旦发生担保代偿情况将先行支付,再由联合社作为经营主体出资50%,县财政和县农商行分别作为扶持主体和监管主体,各出资30%和20%补足风险金。

若风险资金的损失能够追回,20%返还农商行,其余全额投入风险金。与此同时,联合社也将每年利润的10%注入风险金池,确保风险金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由此形成了长效多元的风险防控机制。

风险共担,创造的是“四赢”局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农商行市场利息确保、农户得实惠、两山联合社持久发展。据了解,目前联合社已实现财务收支平衡。去年,“两山农林贷”占安吉农商行新增贷款的15%,拓展了农村金融市场。

由于银行风险控制,涉农贷款基本“一年一还一贷”,也就是说贷款一年到期时,必须本息还上,才能再次获得贷款。但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市场变化快,农民资金到位时间与规定还款时间难以契合。为此,联合社为社员提供了简便、快捷、灵活的短期融资,为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资金周转难题,让生产得以延续。

截至目前,联合社共办理担保业务185笔、资金1.71亿元,为300家社员提供短融及资金互助服务,金额达7亿元。“至今未发生一笔坏账。”联合社首席风控官李剑平说,这或许是重构乡村契约精神和信用体制的契机。

向产业延伸

提供全程服务

天目山北麓,安吉章村镇,空气清新、水体纯净、环境幽雅,省级自然保护区龙王山坐落于此。这里出产的高山茶,在市场上应该“价高货俏”。

事实却不如人意。章村郑氏茶厂负责人郑昌华告诉记者,由于海拔高,大山里的白茶往往晚上市7至10天,可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但春茶一天一个价,晚几天便赶不上好价格。

同样让人焦虑的是,经过10多年发展,章村白茶产业面临瓶颈:产量增加,质量却参差不齐;竞争加剧,经常压价销售。为追求更好的茶叶品质、可持续发展,郑昌华找到联合社寻求帮助。

其实,联合社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已看到了当地茶农生产销售的困惑,于是成立浙江两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眼光投射到技术帮扶和产品销售上。

时隔不久,郑氏茶厂的茶园里,迎来了白茶加工专家钱师傅。一看、二闻、三泡后,钱师傅当场指出,茶叶在炒制过程中存在“高火”问题,并对关键细节的加工参数进行校正和示范。

解决了技术瓶颈,联合社还用现场品茶与视频直播方式,帮助郑昌华推广安吉白茶。形似凤羽般的茶叶,在滚烫的开水中翻滚,鲜爽的香气扑面而来,连多年从事茶产业的郑昌华都感慨“喝茶成了一件雅事”,他的白茶也随之站上风口,备受市场追捧。

除农业产业化服务,联合社还为社员提供财务顾问、法律顾问、代理记账、技术培训等服务,引导社员走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截至目前,已承接23家社员代理记账服务,对接律师事务所、白茶办、农作站等建立覆盖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资源库”,定期开展专业农民技术培训等。

一边牵着农民、一边连着市场,两山联合社整合社员农产品资源,注册“两山”商标,对农副产品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推出安吉白茶、冬笋、富硒米等8大类地方特色农产品,为全县搭建了一个农副产品展示销售平台。2016年,由天林竹笋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两山安吉冬笋”销售价每斤60元,远远高出市场价格。

今年1月,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经省工商登记,成为浙江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还在浙西常山县成功复制设立常山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最近,湖州市吴兴区、德清县及南浔区等地的两山联合社已开始筹建,一个规模更大的“两山联盟”正在逐步形成。

而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在浙江大地的生动实践。

标签: 安吉;现代农业;农林;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