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嵌在日晒坞村民名字里的那棵“樟树” 活了
“遭病痛”千年古树命垂一线 “显神通”森林医生三刀问诊
2016年06月27日 15:20:00 来源: 杭州日报 通讯员 徐志龙

  “森林神医妙手回春,千年古樟起死回生”,6月23日,建德市下涯镇大洲村村民自发地为该市林业局送来了锦旗。

  原来大洲村日晒坞自然村有一棵人人爱护的千年古樟,在去年遭受一场寒流后,竟然枝干枯萎,树叶掉光,危在旦夕。今年5月,他们在建德市林业局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的指导下,打赢了一场漂亮的古樟保卫战,奄奄一息的古樟树,重新焕发生机。

  村民名字里带着的那棵“樟树” 病了

  说起这棵古樟树,颇有来头。相传是最早到日晒坞村定居的徐氏祖先手植,有近千年历史。古樟矗立在村头的小溪边,旁观朝代更替,世事变迁,人间冷暖,一直枝繁叶茂,生意盎然,村民们都把它当成神树,逢年过节去烧香祭祀,祈求全村风调雨顺,户户平安。村里很多人,所取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樟”字。

  去年寒流来袭,樟树枯萎,起初,大家以为开了春,它就会重新抽枝发芽。但是春天来了,又走了,大樟树仍是光秃秃的一片,毫无生气。村民们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村民代表徐元耀一日三次走到樟树边,看看是否有发芽的迹象,一直到4月下旬,在一次一次的失望后,他拨打了12345市长电话热线。

  专家连砍三刀问诊千年古树 有救

  当“12345”这份处理件到达建德市林业局时,局里上下正逢预防松材线虫病执法工作最紧张的时候,然而,村民们对古树的牵念同样不容他们忽视。

  第二天,建德市林业局副局长唐良忠、站长余峰和工程师吴利平,早早来到日晒坞村的古樟树下。吴工仰望树冠,只见偌大的一棵古樟,树枝漆黑,树枝上没有一片树叶。他让村民找来长竹竿,套上铁丝拉树枝,“咔嚓、咔嚓”,碗大的枝条一根根应声落地,他又拿了一把锄头在树根下刨了刨。他紧皱眉头,摇了摇头。随后他又借了一把砍刀,村民见他要砍树,连忙制止说“这是棵神树,可不能砍他,会遭到报应的。”吴工笑了笑,不理,举起砍刀,对着主干三个不同的位置“刷,刷,刷”连砍三刀。吴工看了看刀口,闻了闻气味,手指沾了沾树皮,眉头立即舒展,说了句“这树有救”。

  他解释说,这古樟不是单纯的被冻坏,之前就受到了某种病虫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前几年生长就开始不正常,从而导致新叶不长,老叶慢慢掉落,只不过很难被人发现,寒流吹袭只是外因。砍了三刀,发现基部主干富含水分,暂无枯死之忧。

  找准病因,副局长唐良忠当即要求森防站连夜拿出古樟救治方案。救治这棵古树,处置不得不慎重,既要保证措施有效,还要万无一失。很快,一个科学的、稳妥的方案形成了。

  对症下药古老樟树接受手术 逢春

  救治方案到了大洲村书记赖照平手里时,书记犯了难。根据方案,需要对古樟树做截断处理,这棵树少说也有二三十米高,人不可能徒手攀爬,需要租用钢管搭架子,还要用到吊机。租用这些设备,势必要花好多钱,同时高空作业,还有一定的风险。村里资金本来就不宽裕,这下又要花去一笔。

  “救树就是安老百姓的心,缓不得,资金的事以后再想办法。”4月28日,村里召开了两委会议,研究了方案,作了部署。5月23日,施工人员进场,搭好脚手架。在吴利平工程师的现场指挥下,一根根枯枝被锯了下来,一处处的伤口及时采取了护理措施,然后,又给树干打上一袋又一袋的吊针,输上营养液……临走时,吴工特别交代,为保险起见,目前所搭的架子先不能拆,要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发芽抽枝的情况,如果光照过强,需加盖遮阴网,让新叶新梢安全度夏。后面还要根据生长情况,对根部考虑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一个多月过去了,如今樟树上的枯枝截断处,均已抽出一尺多长的嫩枝。被脚手架包围的古樟树,长出了一片片嫩绿的树叶。在一个个输液袋的衬托下,嫩叶在风中摇曳,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逐渐焕发了生机,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标签: 古树;森林;建德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62757540494425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