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基层是个大课堂——余杭百名清北硕博人才下乡记
2018年12月11日 06:44:37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万笑影 通讯员 孔海东

  浙江在线12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万笑影 通讯员 孔海东)三天两头走村入户,王进在机关里的办公桌蒙上了一层灰;崔航菁在网上买了一本《余杭方言》,一有空就拿出来读,同事们都笑言她已入了魔;张晶灿对照精品村建设规划,跟着社区干部在街头巷尾到处转悠……

  在杭州市余杭区,有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奔波在村社。今年11月起,为了让区各党政机关新录用的百名清北硕博生尽快熟悉社情民意,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余杭区组织他们分批奔赴各村社一线担任村(社)党组织副书记或行政副职,首批34名人员已到位一个月。

  一切从头学起

  前几天,易硕跟着运河街道褚家坝社区党总支书记袁建民,到高层公寓网格查看小区智能门禁安装情况,“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学的电子信息专业终于有用武之地了。”现实却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样:因为门禁设施的安装涉及到大门周边改造,整整一天,他们都在商讨花坛要不要平移、井盖该怎么处理、移动路灯线不够长怎么办……易硕清华大学本科读到硕士,在企业工作时也是佼佼者,到了社区却发现,一切都得从头学起。

  他说,在校读书那会儿,曾想象过很多种未来的工作场景,都不离电脑和专业。到基层历练后,发现实际和想象的相差太远,颇为苦恼。这一切都被他的“导师”袁建明看在眼里,就经常带他去解决各种家长里短。一段时间后,易硕发现自己处理问题比以前仔细多了,也更全面了。

  到塘栖镇超山村历练的王进也同样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刚到村里时,村民总和他讲余杭方言,他只好茫然地站在一旁,特别尴尬。在村党委书记沈芳华的鼓励下,他厚着脸皮多跑、多接触,渐渐地,村民们都会主动和他聊天。

  实践收获真知

  面对临平街道丁塘社区正在进行的“低散乱”企业淘汰整治工作,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的张晶灿常常有一种挫败感——很多忙他都帮不上。直到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戚华林拿给他一份“社区块状行业整治调查情况一览表”,张晶灿才悟出了一个道理:想要啃下硬骨头,既不能畏难,也要做足功课。

  在这份调查表里,不仅每一户的家庭成员、是否购买养老保险等事项十分明晰,连“儿子还在上大学,全家靠绸机谋生”“刚下单两台新绸机”等情况都作了备注。“一点一点地突破,总有一天量变会发生质变。”于是,他只要有空就啃社区资料、调查报告,找前辈和居民聊天、请教,拿出做科研的劲头去熟悉和研究社区工作。

  这两天,对于如何利用好村里存量建设用地的难题,张晶灿有了新想法,“可不可以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从一个‘水果’挖掘出一条甜蜜产业链,这个因地制宜的方法若是用好,或许能够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他越说越兴奋,“比如,吸引周边地区的游客周末来到田间地头,享受一下农业观光、体验、采摘游……”

  身入更要心入

  这次历练有一个要求:是中共党员的学员还要兼职所在村(社)一个网格支部的指导员。

  和居民不熟,聊天时想打开话匣子没那么容易,“不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根本做不了网格指导员。”北京大学护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的崔航菁在南苑街道高地社区历练。她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发挥老本行,在和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聊天时,先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入手,提供一些保健知识,“迅速拉近距离取得信任后,对方就会给我讲很多自己的事或者社区里的事。”她笑着说。

  “让他们主动融入,积极学习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身入心入’,是这次历练的主要目的。”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在此基础上,还希望他们能够将本职工作、所学专长和挂职锻炼村(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大胆破题解困,助力乡村振兴。

标签: 张晶;崔航;历练;方言;社区;社区干部;余杭区;网格;有空;聊天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